2月6日,OpenAI在社交平台X宣布,面向所有用户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且无需注册流程。

这一行动被视为OpenAI应对DeepSeek的策略。在二者的激烈博弈中,传统搜索引擎巨头们意外“躺枪”。OpenAI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后,网络上出现不少唱衰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的言论,如“谷歌结束了(终于)”“谷歌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甚至有网友直言“感谢DeepSeek”。据ABIResearch预测,到2026年,全球大部分SaaS产品将深度集成智能搜索模块,形成“搜索即服务”的新范式。
Google内部流出的压力测试显示,接入AI搜索后,用户单次访问时长显著延长,但广告点击率大幅下降。这是由于AI直接给出答案的特性,打破了传统的盈利链条。可以预见,搜索广告市场将面临结构性调整。
有分析人士指出,OpenAI和DeepSeek的技术路线存在潜在交汇点,未来可能出现二者技术融合的形态,催生出新一代企业智能中枢。
2025年1月,中国公司深度求索旗下的DeepSeek爆火,其开源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以低成本、小算力规模达到顶尖模型效果,震动业界。此前,人工智能行业一直秉持算力为王的信念,而DeepSeek的崛起让业界看到了更具性价比的发展逻辑,OpenAI的发展模式受到审视。
此外,DeepSeek-R1的开源特质给OpenAI带来压力,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表示需探索新的开源战略。如今,OpenAI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这或是应对DeepSeek压力的改变,拓宽流量入口以争取用户。
在DeepSeek推出高性价比的MoE架构模型时,OpenAI加码搜索功能,但二者战略定位有根本区别。DeepSeek走“渗透下沉市场”路线,适合中小开发者;OpenAI则押注“高维能力突破”,在专业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奥特曼开启“世界巡回之旅”,为OpenAI寻求更多资源。近日,他在首尔与韩国游戏开发商Krafton会面,探讨多种游戏开发合作方案。此外,OpenAI在硬件方面也有动作,提交新商标申请,还计划生产自研定制AI芯片,这表明OpenAI并非单纯依靠大模型。
可见,OpenAI当前走多行业、多领域合作发展的路径。而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显示出OpenAI在当前阶段应对竞争、守住用户基本盘的需求。无论是OpenAI的改变,还是DeepSeek-R1的特性,都预示着DeepSeek在2025年初引发的行业波动将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