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art引发AI设计热潮
Lovart是继Manus后爆火的AIAgent,成功将产品形态从通用领域拓展至设计垂直赛道。发布后,推特讨论帖近5000条,官方视频播放近百万,获马斯克点赞、Grok官方讨论,24小时waitlist申请超2万。
图像产品三阶段演变
AI图像产品历经三个阶段。1.0阶段如midjourney,单点内容生成能力产品化;2.0阶段像ComfyUI,构建工作流,将多种模型能力链接;3.0阶段以Lovart为代表,AI参与工作流规划与执行,降低用户门槛。
还原设计原始交互
Lovart把设计“职业”转化为工作流,内化为Agent,并采用适合设计师的“画布”形态。“画布”类似桌子,还原设计原始状态,支持拖拽指点,让交互更自然。现阶段,产品是Agent、桌子(画布)与传统工具箱(Edit)的结合,未来模型智能提升后有望面向大众。
未来成为创意团队
目前,Lovart存在Agent能力不足、有产品bug和邀请码发放受限等问题。未来,它将融合设计师、导演、摄影师角色,成为“创意团队”,整合多种功能,如生成3D模型手办等。产品采用订阅制商业化,预计几周内上线付费功能,核心指标看重用户付费意愿和留存率。
团队无产品经理
团队中产品经理角色弱化,更需要“教AI的人”。未来产品经理需具备行业深度知识,将特定行业Know-how教给AI。公司倾向招聘原本是设计师、后承担部分产品定义职责的人。
模型与数据的思考
Agent核心能力取决于对工具的调用和规划,即使无GPT -4o图像能力也能存在。Midjourney处于1.0阶段,市场已进入3.0阶段。工作流数据对Lovart有价值,记录用户创作方式,而GitHub代码数据优势被底层模型内化。现阶段不考虑自主开发模型,需用工作流数据训练模型。竞争中应基于自身优势寻找机会,而非单纯分析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