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频赛道风云变幻,国产力量崛起。自OpenAI发布Sora一年多来,AI视频赛道格局生变。起初,Sora在赛道占据主导,Runway、Pika等一众竞对皆以其为对标。但如今,可灵、即梦等中国玩家入场,Sora的影响力大不如前。AI视频从业者关注点从对标Sora,转向缩短AI视频生产与消费间的差距。
玩家竞赛聚焦三方面,功能同质化凸显。当前,AI视频玩家竞赛重点转向卷一致性、可用性和可玩性。在一致性上,玩家提升图生视频能力,如增加首尾帧、笔刷工具和多图参考等,加强输入端控制力,且头部玩家保持基座模型的稳定迭代,像快手可灵大模型已至2.0版本,Runway推出Gen- 4等。可用性方面,主要完善创作者工作流配套工具,涵盖动态编辑、镜头运动和端到端等能力。而可玩性则通过创意特效和模版吸引流量,但多数产品功能趋于同质化。
AI视频成本居高,商业化推进遇阻。尽管AI视频玩家不断迭代产品,但腰部创作者面临成本降不下、报价被压低的困境。以可灵2.0为例,生成视频成本较高,部分创作者仍选择旧版本。与此前主流模型的价格战不同,视频大模型价格下降趋势不明显,C端定价头部厂商未松动,B端国内厂商有价格优势。短期内,因开源模型性能有限及产品形态待完善,价格难有大幅变动。
赛道竞逐未到终局,玩家各寻发展路径。AI视频领域吸引了众多巨头和初创公司。2025年初,多家初创企业获融资。当前赛道呈现巨头与初创公司共竞的局面,未到终局。玩家发展路径分化,有「模型 +产品」的「AGI派」和「平台派」,也有产品驱动、快速迭代的类型。由于视频创作需求复杂,多平台多产品组合使用成常态,2025年玩家仍将激烈竞争。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