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机共跑马拉松看人形机器人投资与发展前景

AI快讯2小时前发布 niko
0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4月19日,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赛事于北京亦庄举行,这也是人形机器人首次在开放环境下开展长距离耐力测试。机器人选手表现各异,有闲庭信步的,有踉跄摔倒的,还有原地打转甚至需工程师牵引的。评论员认为赛事亮点在于“真实”,反映出人形机器人发展尚处初期,类似当年汽车跑不过马车的阶段。

此前,投资界就人形机器人投资价值爆发激烈争论。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称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他认为具身智能虽火,但商业路径不明,人形机器人估值上涨快,是早期VC回避的赛道。其言论引发广泛讨论,也有不少知名投资人反对。不过,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方向,英伟达黄仁勋多次强调机器人时代来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前景巨大。

回顾巴菲特的投资观点,1991年他给MBA学生讲美国汽车公司募股广告,指出投资汽车行业的人未赚钱,原因是从众效应。1999年他又强调造福社会的行业未必造福投资者,如汽车业和航空业,早期投资新技术获胜难,而做空被新技术取代的东西赢面大。他总结投资要关注个别公司竞争优势及优势维持时间,即护城河很重要。

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经多个阶段。从早稻田大学的WABOT到本田的阿西莫ASIMO,再到波士顿动力的Atlas,如今以亚马逊Digit和特斯拉Optimus为代表进入商业化落地初级阶段。今年春晚扭秧歌的宇树机器人标志着具身机器人发展进入新阶段。然而,本田阿西莫退役,显示当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成熟,人形设计增加成本却难提效率;服务业中,自助工具更便捷,人形机器人易增加人类工作量。造价高昂也是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的阻碍。

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科研院校研究和大企业前台展示。但相信未来具身机器人会有明确且众多的商业化用途,形成可行商业模式,不过届时投资人能否获利仍是未知数。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