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布望远镜发现K2-18 b行星生物信号引科学界争议

AI快讯2小时前发布 niko
0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近期,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带领的团队宣称有重大发现。他们运用韦布望远镜(JWST),对距离地球38秒差距、比海王星小的K2 – 18b行星展开研究,在其大气中检测到二甲基硫(DMS)分子存在的线索,同时数据还显示相关分子二甲基二硫(DMDS)也可能存在。在地球上,这些物质通常由活的生物体产生,像海洋浮游生物就能生成。

该团队在2023年就有过类似发现,此次通过采用一组不同波长搜索,获取了更强更清晰的信号。团队领导人、剑桥大学天文学家NikkuMadhusudhan认为,这标志着系外行星科学的重大范式转移。

这一发现意义非凡。科学家探寻地外生命已有数百年,若DMS和DMDS确实存在于K2 – 18b行星大气中,且由生物活动产生,那无疑是石破天惊的成果。同时,K2 – 18b这类被称为“迷你海王星”的行星,代表了宇宙中已鉴定的多数行星,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增进人类对行星构成的了解,有些“迷你海王星”可能是笼罩在氢气大气中的有毒水世界,或许是寻找地外生命的理想目标。

不过,这一结论遭到了众多科学家的质疑。首先,K2 – 18b行星上是否存在水或能支持生命的表面存疑,对该行星及类似行星的建模研究显示,它们可能非常贫瘠。其次,DMS或DMDS是否真的存在,信号是否为谬误也不确定。剑桥团队报告的测量数据将JWST的能力推到了极限,且有研究团队重新分析2023年的数据时,未发现生物标志物分子的证据,新观测结果噪音多,报道的特征可能只是统计波动。尽管剑桥团队称信号源于偶然的可能性只有0.3%。最后,即便信号为真,在断定信号来自生命前,还有诸多问题待解决,因为DMS能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而且在无生命的彗星上也曾发现过DMS。

目前,Madhusudhan团队希望获得JWST更多观测时间,以确定结论的统计显著性。科学家们认为,还需要多个独立团队的验证。无论结果如何,研究K2 -18 b这类行星对了解行星大气工作原理意义重大。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