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与Manus引领AI变革,云厂商积极应对

未分类2个月前发布 niko
0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AI领域新势力崛起近三个月,中国大模型创业公司DeepSeek与AI应用创业公司Manus成为市场焦点。DeepSeek凭借“用2048张英伟达H800芯片和558万美元训练成本”打造出性能接近美国OpenAI旗下GPT-4o的DeepSeek-V3。而Manus运用Muti-Agent (多代理) 策略,成功推出可独立思考、计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的AI原生应用,Muti-Agent也被视为2025年AI应用发展方向。不过,两家公司也面临争议,DeepSeek的算力规模与训练成本遭质疑,Manus被指“套壳”。

云厂商争抢红利与应对策略云作为大模型的基础设施与最终受益者,几大云厂在过去三个月积极争抢DeepSeek带来的早期市场红利。亚马逊云科技、阿里云、微软Azure、谷歌云等先后接入DeepSeek,因其开源特性,客户使用带动了其他基础云产品销售。但部分云厂商对第三方模型态度复杂,亚马逊则动作迅速且坚决,率先接入并不断提供完整工具链,还将DeepSeek-R1上架到高标准的AmazonBedrock平台,已有数千客户部署使用。在真实业务场景中,企业常用多模型,需在成本、速度、性能间权衡,亚马逊秉持“ChoiceMatters”理念,提供开放平台。此外,不同云平台的DeepSeek体验有差距,Bedrock提供工具集提升其性能并防护模型幻觉。

大厂拿出新模型竞争DeepSeek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带来压力,大厂反思自身。面对其技术创新,不同大厂策略不同,阿里迅速追赶发布对标产品,微软和OpenAI凭借优势相对从容,OpenAI虽模型性能领先但因态度和价格受诟病。一些技术人士认为DeepSeek有贡献但存在短板,距离落地尚远。亚马逊更关注模型实际业务表现,其推出的AmazonNova系列模型主打便宜、好用、安全及多模态,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色。

科技公司加大算力投入随着模型落地与AI应用爆发,加大算力投入成为趋势。此前DeepSeek信息引发算力需求争论,一度影响英伟达股价,但主流观点认为单位算力成本下降会激发更多需求。2025年,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均加码算力投资,亚马逊资本支出计划规模最大。资本支出率反映不同公司压力,亚马逊相对较低。科技公司加大算力投入有多方面原因,且从长远看,算力需求呈上升趋势。亚马逊在算力投资上通过自研芯片提升性价比,其新增算力一半以上基于Arm架构Graviton系列芯片。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