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AI工具成为热门,其中Manus声名大噪,被媒体誉为可“比肩DeepSeek”,迎来“AIAgent的GPT时刻”,其邀请码更是被爆炒至10万元高价。与此同时,“国民AI”DeepSeek也毫不逊色,在热搜榜上与Manus平分秋色,其中#高校开DeepSeek选修课一秒被抢光#的话题备受关注。
3月4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重磅推出通识选修课《AI实战:从零到精通DeepSeek》。该课程共计8次课16个课时,涵盖技术揭秘、应用实践、创新思维与实战操作四大板块。据相关媒体报道,开课当日,现场座无虚席,众多同学甚至站着或席地而坐听课。学校老师透露,课程一经上线便瞬间被学生抢光,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学生们纷纷表示学校此举极具前瞻性,紧跟时代步伐,既能获得学分又能学到知识,课程既有趣又实用。许多校外人士也投来羡慕目光,希望学校能将课程向社会开放。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领域迈出探索性步伐,推出“DeepSeek”选修课,系统开放当天即被“秒光”,吸引了多个学院的学生报名。此外,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开设了全国老年大学首个DeepSeek班。该班采用网课形式,学费为350元/人/期(不含教材费),原定招募60名学员,报名开启仅1分钟便满员,即便新增一个班也迅速爆满。
DeepSeek选修课程如此火爆,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基于Deepseek的顶流之势。年初,DeepSeek的R1模型发布后,迅速刷屏各大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站,短短20天活跃用户就突破2215万,在140个国家的应用商店排行榜上位居榜首。一时间,相关话题纷纷登上热搜,DeepSeek被冠上“国民AI”的光环。全国两会期间,DeepSeek参与掀起的“人工智能+”浪潮来袭,“人工智能+”成为关键热词。
其二,是为了应对Deepseek带来的内耗焦虑。自Deepseek发布以来,有关其取代人类工作岗位、引发裁员潮的新闻不断。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员工小李节后上班,就收到部门解散的消息,原因是DeepSeek轻松完成了原本部门一周的工作量。DeepSeek在多个领域展现出高效能力,引发大众知识和失业焦虑,而课程成为大众的“情绪保健”方式,通过参与课程转移情绪,对抗焦虑。
其三,是对Deepseek背后财富密码的期待。虽然Deepseek出圈时间不长,但已有部分人借此获利。例如,某知识付费APP上,一个分享DeepSeek副业技能的社群付费成员已突破6000人,社群发起人进账30余万元;知识博主售卖AI教程4天收入20万;独立开发者利用DeepSeek开发爆款App登上付费下载榜前列;AI视频创作者利用DeepSeek生成短视频挣得六位数推广费等。
关于DeepSeek课程是否有效,需从两方面来看。从课程渠道而言,高校等官方渠道的课程,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能让学习者有所收获。而许多网上所谓的“DeepSeek培训课程”多由公开信息拼凑,反馈大多不佳。从个人需求来看,课程效果因人而异,相同课程,有人效果显著,有人则因使用不当或内容不符需求,效果不明显。
DeepSeek风靡全球,其课程火爆是AI技术普及和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大众为缓解焦虑、获取财富密码,积极融入AI世界。但要获得预期学习效果,还需保持理性,仔细辨别课程质量和实用性。学习DeepSeek相关课程,有助于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让AI成为助力而非“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