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于2月12日发布报道,据统计,当下已有上百个应用接入了DeepSeek模型。在众多接入的应用里,仅DeepSeek官方整理的“DeepSeek实用集成”名单中,就包含54款应用。其中有24个应用程序、3个AIAgent框架、1个RAG框架等多种类型。
除官方名单外,国内企业近期也密集宣布旗下软件接入DeepSeek。经统计,至少57款应用已集成该模型,其应用场景广泛,涉及金融、教育、医疗、办公等多个领域。众多企业纷纷参与其中,如百度、昆仑万维、出门问问等,还有7家手机厂商、数十家基金及证券公司也在行列。
这些应用依据自身功能属性,选择集成满血版DeepSeek推理模型或者基于其开源的蒸馏小模型等,这导致用户体验到的DeepSeek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在金融领域,江苏银行、重庆银行等众多金融企业,已将DeepSeek应用于投资研究、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场景。在教育方面,网易有道、学而思等企业也有动作。网易有道宣布旗下部分产品将陆续全面接入DeepSeek的推理能力,学而思则让旗下智能教育硬件产品接入该模型。
日常办公和学习场景中,秘塔AI搜索、知乎直答等应用也接入了DeepSeek,提升了办公效率。此外,7家手机厂商将DeepSeek集成到智能助手上,例如华为的小艺App、荣耀的YOYO助理等。
从集成DeepSeek的不同类型App中能发现,大模型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强大适配性日益凸显。以钉钉为例,其将DeepSeek模型融入AI助理创建平台,用户可选择多种模型创建自己的AI助理。QQ音乐的AI助手借助DeepSeek在歌曲推荐等方面实现更精准迅速的答复。腾讯旗下的ima智能工作台,将DeepSeek集成到搜、读、写和知识库能力中。
当前,公开部署与集成DeepSeek模型的生态呈现繁荣态势。众多拥有自研大模型的企业也选择接入,实现了模型和应用端的联动与协同。不同领域开发者还能基于DeepSeek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