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融入手机:AI手机的新机遇与挑战

AI快讯1周前发布 niko
6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当下,DeepSeek的火爆态势正广泛蔓延至多个领域,手机领域尤为引人瞩目。《华尔街科技眼》获悉,国产品牌努比亚将深度整合DeepSeek,采用系统级内嵌方式。如此一来,用户在手机亮屏时可直接与集成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体对话,无需跳转应用。而此前华为小艺助手接入DeepSeek,更类似插件方式,并非系统级调用。

DeepSeek大模型优势显著,以较低训练成本实现高性能推理,且开源特性让企业能按需个性化定制。可以预见,2025年将有更多手机厂商与DeepSeek携手合作,提升自身竞争力。实际上,AI手机概念于2024年兴起,三星率先将同声传译、AI修图等功能融入GalaxyS24手机,随后苹果、华为等主流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家AI技术,然而2024年全球手机销量增长有限,AI未能大幅拉动销量。在DeepSeek带来的新风口下,手机厂商能否激发消费者对AI手机的购买欲呢?

究竟什么是“真AI手机”?广义而言,接入AI大模型的手机即为AI手机,相较于传统智能手机,其操作更智能化。以AI修图为例,能无痕抹去照片中不需要的人物、景物,背后是通过AI大模型生成类似背景填充。从硬件和大模型两方面拆解,硬件上,如iPhone16 Pro系列搭载的A18 ProSoC集成16核NPU,每秒运算高达35万亿次,提升AI任务效率,此为“本地算力”,中低端手机因性能差或未搭载NPU,部分功能受限;大模型方面,手机厂商常自行训练并搭配通用大模型,如苹果在iOS18本地部署低延迟LLM模型,同时接入多种云端大模型。目前市场中真正的AI手机,需满足搭载硬件NPU、从系统层面部署本地及云端大模型这两个必要条件。

当前AI手机现状如何?就市场销售机型来看,修图、画图、问答等是常见应用形态,相比智能助手时期提升有限。以苹果智能为例,虽集成上下文联想功能试图变被动为主动,但该功能上线后,曲解了BBC等新闻App的推送内容,引发争议。《华尔街科技眼》采访发现,不同消费者对AI手机看法各异,李先生因苹果智能中文版未推出且整体变化不大而无换机打算;吴女士看重华为P70外型和拍照性能;王女士认为老年人用不上AI功能。从市场角度,头部手机厂商未因AI受益,如苹果2025年第一财季报告显示iPhone产品线销售额未达预期,销量下滑。Counterpoint数据也表明,2024年畅销手机多为传统机型,消费者换机诉求仍以传统因素为主。此外,数据安全也是AI手机面临的争议点,马斯克、周鸿祎等科技大佬均对此表示担忧。

AI手机引发诸多争议。苹果智能发布后,马斯克禁止旗下员工使用支持该功能的iPhone型号,担心数据被滥用,苹果虽强调数据安全措施,但马斯克并不认同。荣耀手机在发布Magic7系列前夕,展示用AI功能点咖啡,系统模拟用户操作,周鸿祎评价“惊艳但危险”。目前AI手机调用第三方App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与App开发商合作和纯视觉方案两种,后者因调用安卓无障碍权限引发数据安全担忧,部分手机厂商因合作谈判困难等原因选择此方式。

DeepSeek能拉动AI手机销量吗?作为全球领先大模型,DeepSeek给手机行业带来新关注点,如苹果CEO盛赞其创新力,引发对苹果智能中文版搭载该模型的猜测。然而,DeepSeek能否成为行业“救世主”,关键在于手机厂商。若仅将其作为插件或本地部署大模型,虽能提供精准问答体验,但效果有限。要实现系统级AI操作,需与App厂商合作打造AI生态,这是耗时费钱的工程。同时,整个手机行业还需等待硬件算力等全局技术进一步成熟,如在本地PC部署DeepSeeK大模型对显卡算力有要求,手机硬件也需提升。可以确定的是,AI硬件会不断进化迭代,消费者购买手机应从自身需求出发,目前AI手机尚需时间完善,无需为AI支付溢价。

© 版权声明
智谱清言 - 国产最强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