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DeepSeek热潮涌动,科技公司、车企及新消费企业纷纷宣布接入,这股热潮也蔓延至教育行业。网易有道、学而思、云学堂等教育企业,不论做软件、内容还是平台的,都选择接入DeepSeek大模型。科大讯飞接入DeepSeek-Math大模型并推出AI数学“星火助学”,百度文小言也接入DeepSeek-R1模型,小度接入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DeepSeek的冲击,李彦宏、刘庆峰选择加入。然而,这对小度、讯飞等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拥抱DeepSeek意味着其引以为傲的“自研大模型”地位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越是积极拥抱,越显技术不自信,可能沦为用DeepSeek开源技术成果变现的“二道贩子”。
在教育硬件赛道,DeepSeek带来了AI教育平权。做AI教育硬件的玩家分为技术派和内容派,技术派如小度AI、讯飞学习机,靠大模型技术标签;内容派如小猿学练机、网易有道等。DeepSeek开源后,纯AI派优势不再,小度、讯飞学习机产品因“AI老师”标签而溢价,但如今这一卖点被打破,内容派在抹平技术差距后可能更具优势。
从市场逻辑看,AI学习机存在情绪价值大于教育价值的现象。孩子学习成绩并非由学习机决定,好老师和家长的影响更直接。家长购买AI学习机,多是为满足自身情绪价值,弥补没时间关心孩子学习的愧疚感,这本质是一种“补偿机制”。但教育硬件产品存在内容问题,随着DeepSeek接入,学习机产品价值或降低,AI教育的价值可能更多在B和G端。
目前,教育硬件市场中,B和G端企业众多,但小度、讯飞等在品牌规模和声量上有优势。C端电子消费赛道因规模效应,营收利润想象力更大,厂家通过广告投流营造“教育刚需”焦虑。面对DeepSeek浪潮,家长需冷静,其能给教育带来的变化仍有待观察。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