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eepSeek的火爆让AI大模型再度成为全球焦点。这一现象级事件彰显了中国在AI领域日益提升的创新能力,同时也预示着AI大模型未来可能走向低算力、低价格模式。然而,全球AI领域尚未完全消化DeepSeek带来的实质影响,尤其是其对AI商业落地模式的影响。

把目光投向中国,2024年AI“六小虎”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谱ai、Minimax、零一万物和阶跃星辰均参与融资,总融资额超200亿元。尽管如此,在AI2.0时代,“六小虎”和整个AI行业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AI大模型发展未达预期,技术奇点未现、爆款应用难寻、盈利前景不明。另一方面,AI大模型发展受挫后,“六小虎”进入商业模式探索的苦战,此前的“四小龙”已历经十余年仍未找到成功商业模式,深陷亏损泥潭。
“六小虎”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崭露头角,致力于通用大模型的推出与迭代。它们发展各有特色,如Kimi智能助手在ToC市场成绩突出,Talkie应用下载量居前等。不过,全球ToC市场缺乏爆款产品,用户粘性不足,“六小虎”也面临盈利难题。“四小龙”的困境便是前车之鉴,商汤、云从等长期亏损。因此,B端商机成为“六小虎”2025年的努力方向,业界期待它们能在B端找到新模式。

中国互联网大厂在AI大模型“百模大战”中实力雄厚,曾是AI1.0时代的头部玩家。但与微软、谷歌等相比,大厂股价或估值在AI发展中表现平平。以百度为例,文心一言和无人驾驶技术虽受关注,股价也有阶段性上涨,但仍受主营搜索和广告业务影响较大。阿里、腾讯等大厂的大模型虽有优势,却未在资本市场获得明显“AI赋分”,AI对大厂更多是助力主营业务的技术。
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国AI企业数量多,但核心产业规模偏小,企业估值与美国有差距。OpenAI等美国AI企业估值极高,而中国“六小虎”估值有限,大厂也未因AI获得大幅估值提升。不过,随着DeepSeek的热度持续,大厂股价有所上涨。业内人士认为,中国AI行业虽暂时估值偏低,但在应用突破能力上有优势,AI技术一旦找到合适商业模式,市场有望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