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预测:未来10年大学文凭或成贬值最快物品,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AI快讯1周前发布 niko
32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DeepSeek发布未来10年贬值最快物品排行,令人意外的是,大学文凭(学历)位居榜首,随后才是房产、汽车等。而2025年,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却可能是未来13年里最好的一年。

据教育部统计,2025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1222万,同比增加43万,再创历史新高。往后看,这或许仅仅是个开端。过去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持续攀升,2022年突破千万规模后便居高不下。这主要归因于过去二三十年我国出生人口总数处于较高水平,以及教育普及化、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特别是口罩期,扩招幅度加大,致使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

即便如此,毕业生数量的巅峰期仍未到来。2016年“二孩潮”出生的大部分孩子将在2038年毕业进入市场,届时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银河证券预估的1445万巅峰值。银河证券还预测,2024年高校毕业生带来的新增劳动力供给约800万人,十五五和十六五时期(2026- 2035)平均新增劳动力供给约904万人,2038年最高点为970万左右。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无疑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当前就业市场已出现博士、硕士找工作比本科生难的迹象。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又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可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何依旧如此之大?除了供给端的高校扩招、出生人口就业高峰等因素,需求端(就业市场)也面临诸多压力。

我国已过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有专家估算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200万人就业,按5%左右增速估算,新增就业难以覆盖每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其次,企业利润变薄,“降本增效”使不少员工受影响,如广告行业项目人员减少。再者,就业结构性失衡,蓝领需求旺盛,但大学毕业生不愿从事蓝领工作,而新兴行业人才缺口大,职业教育和高校专业设置却滞后。此外,机器换人、AI替代效应也导致就业市场变化,工资六位数的就业市场面临“白领衰退”潮。

未来,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学历贬值何时才能停止?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中剖析,文凭通胀(学历贬值)有周期,要么工作收入降低使学生无法承担读书开销,要么政府(或父母)无法承受教育系统扩张,倒逼教育系统减少高等教育文凭发放,提高高学历稀缺性,文凭价值才能回升。

以日本为例,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处于大学毕业人数高峰期,泡沫经济破裂后企业用人需求萎缩,岗位数量大幅减少。但2005年左右,日本让大学自负盈亏,大学提高学费,使得部分高中生放弃读大学,日本从“大学生社会”转变为“高中生社会”,文凭价值逐渐回升。如今,日本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起薪涨幅达1991年以来最高水平。

反观中国,当下仍在迎来新一轮硕博大扩招,2024年新增2755个硕博士学位点,数量涨幅高达36%。可以预见,“文凭膨胀”还将持续。就业市场也出现“劝退信号”,研究生就业难度大于本科生,大专生offer获得率甚至高于研究生。高校还变相提高读研门槛,专硕学费贵、学制长、宿舍不提供,导致“考研热”降温,部分本科生选择去技校学技能。未来,大学生需凭自身本事在市场中寻找发展机会。

© 版权声明
智谱清言 - 国产最强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