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前员工董红光投身AI硬件创业,瞄准软件生态新机遇

AI快讯2周前发布 niko
8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小米集团新生态总监、前100号员工董红光近期踏上创业之路,创业聚焦基于硬件产品的AI应用领域。在当下AI硬件创业热潮中,涉及AI玩具、陪伴机器人、眼镜、耳机等多种产品。董红光的目标,是打造搭载于这些AI硬件上的软件,也就是Agent或智能体。

公开资料表明,董红光2010年加盟小米,作为小米前100号员工,曾先后担纲MIUI系统框架、快应用生态业务、自研操作系统等负责人。在小米期间,从小米主题商店建设,到MIUI底层技术研发,再到孵化快应用生态联盟与自研操作系统业务,董红光积累了丰富的软件经验。

多位接近董红光的投资人透露,面向潜在投资机构,董红光主推的优势是“高P团队”。团队成员几乎都来自大厂技术高P,有着字节跳动、阿里云、微信、搜狗、摩托罗拉等大厂从业履历。

随着生成式AI浪潮涌起,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趋于成熟,为智能硬件行业带来潜在变革机遇,AI硬件赛道吸引了众多关注与投资。在风险投资遇冷之际,AI硬件成为少数能频繁获得融资的领域之一。目前这些AI硬件尚处发展早期,软件生态尚不完善,存在软件及生态需求缺口。

例如典型场景下,用户使用耳机、眼镜或与玩具对话时,AIAgent能提供信息查询、万物识别、实时翻译等多种功能。长远来看,伴随算力提升和AI模型优化,AI硬件有望成为继手机后的下一个超级硬件和独立入口,AI硬件原生应用有机会成长为新一代“杀手级”应用。

以AI耳机、眼镜为代表的AI硬件,其交互方式与手机有本质区别。AI眼镜和耳机以语音交互为主,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操作,无需触屏或复杂手势。传统应用是人找服务,通过GUI被动交互;而AI硬件上的AIAgent是人与智能体的语音交互,更像主动的个人助理,这对AI Agent开发提出新要求,也为创业者带来新机遇。

一家AI眼镜初创企业创始人称,AI眼镜应用开发成本低,若找到合适场景,一两个开发者就能做出agent。然而,AI软件类别多样,不同类别在受众群体、市场空间等方面差异巨大。打造“杀手级”AI硬件原生应用,需大量探索与试错。此外,国内C端用户软件付费订阅习惯不足,初期B端渠道更易跑通商业模式;海外市场与AI硬件企业合作及收取C端订阅费的模式,对初创企业更友好。

© 版权声明
智谱清言 - 国产最强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