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与科技巨头争位:GPU背后的算力风云

AI快讯2周前发布 niko
2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近期,AI领域一家初创公司DeepSeek引发广泛关注。其推出的两款开源大语言模型DeepSeek-V3和DeepSeek-R1表现亮眼,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与Meta的LLaMA3.1、OpenAI的GPT-4等世界顶级大模型不相上下。令人瞩目的是,DeepSeek的训练成本远低于传统模型,即便使用的并非顶级GPU芯片,却取得了优异成绩。

经济学家EdYardeni报告显示,DeepSeek开发DeepSeek-v3模型仅花费560万美元,而AnthroPic首席执行官曾提及建立一个模型成本高达1亿至10亿美元。并且,DeepSeek开源模型在成本和定价上优势明显。

尽管DeepSeek成本优势突出,但其成功离不开GPU的支持。在AI竞争日益激烈、训练和推理市场不断扩展的当下,算力仍是关键,GPU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无论是DeepSeek的出现,还是对AI泡沫的担忧,都未减退企业投资热情。2025年,云厂商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科技公司为在AI竞争中胜出,纷纷建设数据中心、争抢GPU卡和电力。如1月21日,OpenAI宣布星际之门项目,计划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今年投入首笔1000亿美元。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加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甲骨文也在2025年增加资本支出,作为星际之门的一部分,甲骨文与英伟达和OpenAI共同构建和运营计算系统。

在这场科技巨头的高额资本支出中,GPU采买占据重要部分,10万卡级别的集群逐渐成为AI计算标配。英伟达成为最大受益者,Meta、甲骨文、微软等纷纷采购大量英伟达GPU。2025年,英伟达的BlackwellGPU备受关注。同时,AMD也在加速GPU导入厂商,DeepSeek-V3模型开发使用了AMD InstinctGPU和ROCM软件,AMD还计划提前推出下一代GPU芯片MI350系列。在此趋势下,GPU市场可能再度供不应求,仅少数头部厂商能优先获得供应。

GPU缺货的关键在于产能。CowoS封装和HBM存储作为GPU的两大支柱,制约了其产能。2025年全球对CoWoS及类似封装产能需求预计增长113%,为此台积电、SK海力士等行业巨头加大扩产力度。台积电多次调整先进封装路线图,2025年CoWoS月产能将翻倍,还计划新建两座CoWoS封装厂。SK海力士HBM产能已售罄,正加大扩产并加快产品迭代,三星、美光也在扩产HBM产能。但短期内,扩产难以迅速弥补市场缺口,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

面对GPU芯片短缺,云厂商纷纷投入ASIC芯片开发。Google的TPU、亚马逊的Trainium和Inferentia、微软的Maia和Cobalt系列、Meta的MTIA芯片等已崭露头角,ASIC能补充一部分GPU的空缺。ASIC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成本低等优势,英伟达也开始规划ASIC产品线。随着AI发展,ASIC市场规模预计将大幅增长,其崛起为填补GPU短缺空缺提供了可行路径,未来计算生态可能更加多元化。

DeepSeek的出现虽引发一些看法,但算力仍是AI研究的根本驱动力。GPU在未来AI发展中地位重要,无论是新兴公司还是传统巨头,都离不开GPU的支持,2025年的GPU抢夺战仍在激烈进行。

© 版权声明
智谱清言 - 国产最强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