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为抢首发权,究竟牺牲了多少科研质量?

AI快讯2周前发布 niko
6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科学家们在追求科学发现的道路上,常被一种力量推动——成为“第一人”的追求。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到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之争,首发权争议贯穿科学史。如今,这种竞争压力仍影响着科学进步。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指出,科学发现具有竞争性,首发权是科学界核心激励机制之一。谁先发现,谁就赢得荣誉,这影响着科学家的职业发展等多方面。这种围绕首发权的竞争,带来“被抢先发表的恐惧”,促使科学家加快研究进度。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瑞安·希尔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卡罗琳·斯坦,针对高竞争环境下科学家在论文发表速度与研究质量间的权衡展开研究。他们以结构生物学领域为对象,此领域研究工作竞争激烈。

研究借助蛋白质数据银行(PDB)的数据,分析科学家研究相同蛋白质时的行为。通过收集解析时间、提交记录等数据,用PDB质量评分系统评估研究质量。结果显示,竞争激烈时,研究团队为求尽快发表,可能牺牲研究质量,且未抢先发表的团队后续学术表现也受影响。

然而,科学发现并非赢家通吃。被抢先发表的论文仍有发表机会,科学家还高估了被抢先的可能性和代价。竞争会导致研究质量下降,且这种现象并非结构生物学领域独有。为修补首发成果质量问题,社会付出了代价,因此需平衡鼓励与缓解竞争的措施。

科学研究本应严谨且具探索精神,首发权虽重要,但过度追求可能影响研究深度与严谨性。开放合作同样关键,科研的目标应是推动知识进步,而非单纯追逐发表成果。

© 版权声明
智谱清言 - 国产最强AI模型
AiPPT - 一键生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