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蛇年A股首个交易日,市场呈现复杂态势。沪指下跌0.65%,深证成指上涨0.08%,创业板指微跌0.04%,全天成交1.3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1727亿元,超3400股上涨,但整体赚钱效应不明显。
当日,国有大行、险企、白酒等多个领域的核心资产,作为红利资产代表,出现明显资金离场,多数巨头股价跌幅超2%。节前这些板块大多还一度大涨,此次下跌或因春节假期特朗普关税言论扰动全球市场,资金出于避险考虑而离场观望,这也导致沪指跌幅大于创业板指,还引发港股大跌。此外,航空、餐饮旅游等板块也遇冷,反映市场对股市短期前景的担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I概念大面积飙涨。DeepSeek概念涨幅达13.91%,云计算、华为概念等板块概念指数涨幅均超6%,市场出现抱团AI产业链迹象。
回顾AI行情,ChatGPT于2022年11月发布后,A股相关行情在2023年春节后加速发酵。而此次基于DeepSeek的行情,虽与之前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出色AI大模型出圈触发产业链投资浪潮,但底层逻辑不同。
ChatGPT代表预训练的scaling法则,而DeepSeek以开源和低成本为特色。其R1模型训练投入低于600万美元,远低于OpenAI,性能却可与OpenAI最新版本比肩,且模型推理成本降低。这一优势大大降低了下游AI应用的推理门槛,不仅能以低成本提供服务,还加速研发创新。
此外,DeepSeek发布的蒸馏小模型让端侧AI推理需求有望井喷式增长。随着端侧能部署更好更便宜的模型,将有利于AI硬件迭代推广。因此,DeepSeek的投资逻辑更倾向端侧硬件和受低成本模型驱动的垂直行业,如教育、办公、金融等。
虽然DeepSeek的出现一度动摇市场对AI算力持续高增长的信念,但Meta、谷歌等确定资本开支不会削减。而且,根据“杰文斯”悖论,模型成本效率提高会推动计算资源总体需求增加。目前,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都已与DeepSeek展开合作。同时,DeepSeek也大大影响了中美AI脱钩后的竞争格局,国产AI实力展现,国产算力投入更具前景,国产AI应用生态有望走向繁荣。
从投资机会来看,上游算力硬件此前已有较大涨幅,英伟达等代表的传统“高算力、高投入”路径可能面临业绩预期和估值重估。1月27日,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美股半导体板块集体受挫,今日A股相关板块也有所体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寻找拥有用户流量、能接入DeepSeek并快速商业化的标的,布局端侧算力芯片公司、AI硬件生态链公司,以及能适配DeepSeek并提供云服务的国产算力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