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凌晨,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传来,Figure创始人BrettAdcock于X平台发文,正式宣告与OpenAI解除合作。这一决定在行业内掀起波澜,引发各方关注。
![](https://ai-kit.cn/wp-content/uploads/2025/02/ffe10de3-e3e1-4997-9408-6bf2709c2dec.png)
自2020年创立以来,Figure便全身心投入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钻研与开发。其创始人之一Brett Adcock拥有深厚的技术底蕴,曾是MagicLeap联合创始人,为Figure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技术探索之路上,Figure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硬件深度融合,通过自主研发的端到端AI模型,实现机器人自主决策、自然语言交互以及复杂任务执行,凸显了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追求。
在融资与发展进程中,Figure取得显著成果。2024年2月,Figure成功完成6.7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飙升至26亿美元,微软、英特尔和OpenAIStartup Fund等成为投资方。同年,Figure借助OpenAI技术展示人形机器人成果,先是Figure01与人类对话视频发布,后又宣布Figure 02将采用OpenAI模型进行自然语言交流。然而,看似紧密的合作关系,实则暗流涌动。
2024年一系列事件为此次合作终止埋下伏笔。11月,OpenAI重启机器人项目,招聘相关岗位人员,并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人形机器人商标申请,种种动作表明其在该领域的野心。有观点猜测,Figure此次是“被甩”。但BrettAdcock称合作问题在于整合,OpenAI业务广泛、模型复杂,具身智能并非其核心关注点,而Figure认为构建专注驱动特定硬件的端到端AI模型才是正途。
![](https://ai-kit.cn/wp-content/uploads/2025/02/6b8c7570-ebd4-4996-9e23-ff7a4a1a5011.png)
与此同时,OpenAI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分散投资,支持挪威初创公司1X,而1X将重点放在家庭场景,这与Figure在商业市场toB方向的侧重不同。去年1月,Figure与宝马建立合作,宝马在工厂部署Figure机器人,彰显其商业市场布局。
行业内,人形机器人公司大多开发定制AI模型,合作关系普遍存在。如2024年10月,波士顿动力与丰田研究所合作,为人形机器人增添人工智能功能。面对行业技术生态的变化,苹果生态系统的产品开发模式虽有借鉴价值,但实施困难且资源消耗大。值得一提的是,Figure声称将在接下来30天展示“前所未有的技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