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终止与OpenAI合作 全力投入自主AI模型开发

AI快讯4小时前发布 niko
1 0

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做出重大决策,宣布结束与OpenAI的合作关系,转向自主开发AI模型。Figure创始人BrettAdcock在X平台发文表示,公司在全自主开发的端到端机器人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且期待在接下来30天内展示类人形机器人上前所未有的创新技术。

Adcock在接受外媒TechCrunch采访时提到,要在现实世界大规模实现具身AI,机器人技术与AI的深度垂直整合必不可少。他指出合作关键问题在于整合,OpenAI虽技术强大,但将AI应用于实体机器人并非其核心关注点,真正突破需将AI模型与特定硬件深度融合,打造端到端AI模型解决方案。

随着DeepSeek开源浪潮爆发,网友猜测Figure可能转向采用DeepSeek等开源AI模型。也有人好奇,Figure未来如何解决机器人在5G物联网、电子卡槽及未来卫星通信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回顾Figure发展历程,这家创业公司发展迅速。2024年初完成6.7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众多,融资后公司估值一度达26亿美元。其机器人率先在仓储物流、快递配送、医疗服务等领域布局,解决人类日常工作痛点。

2024年3月,Figure与OpenAI合作13天后,发布由OpenAI大模型加持的Figure01演示视频,能识别物体、与人流畅对话并听从指令做家务。短短5个月后,升级版Figure02取得突破性进展,搭载定制AI模型,具备自然对话和视觉推理能力,续航和计算能力显著提升。

这场“分手”背后或许另有隐情。过去两年,OpenAI通过内部创业基金投资多家开发类人机器人技术的公司,为其提供AI模型。OpenAI自成立就对机器人领域有布局,后因缺乏训练数据暂停项目,转向生成式AI研究。2024年底又传出考虑开发类人机器人消息,今年显露出重返机器人领域的野心,组建专业团队,计划测试定制传感器和AI驱动的机器人。

近期,OpenAI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新商标申请,暗示将涉足多个新产品线,包括人形机器人等硬件产品,这或许表明其正在探索开发兼具辅助与娱乐功能的人形机器人。2025年是AI加速整合硬件的关键一年,人形机器人领域重新洗牌序幕已拉开,完整掌控技术栈对企业在该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