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届CES上,“明星”产品频出,然而并非所有爆款都能长久留存。以2022 -2024年CES为例,亿欧不完全统计显示,近三届CES涌现约40款爆款产品,其中15款已消失。这些消失的爆款产品多来自国外企业,品类上AI硬件居多,像AI掌上电脑、AI可穿戴设备等。
当然,也有爆款产品实现了升级迭代,如三星在CES 2022上发布的投影仪TheFreestyle不久后便升级为第二代产品。还有企业多次在CES推出爆款,不过除跨国巨头外,成长型企业并不多见。像日本Yukai公司,2023年推出的机器人枕头未获消费者认可,今年又推出“吹气猫机器人”。
从过往三年CES来看,爆款多与AI相关,可也正是AI,让一些产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消失的爆款产品原因多样,存在一定共性。首先,部分产品与实际需求脱节且过度炒作,如2024年的AI掌上电脑Rabbit,功能与智能手机高度重合,缺乏实用性。其次,技术不成熟,如电动飞行出租车S
A2,难以大规模生产推广。再者,研发与生产成本高,供应链受限,像智能镜子Bmind因售价过高难以普及。另外,还有产品如智能婴儿车Ella,因缺乏有效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而消失。甚至有些产品实用性极低,疑似“炫技”,如宠物对话按钮FluentPetConnect。这些产品都可归为“假产品”,注定难以长久。
前不久,CES2025落幕,又有多款爆款产品亮相,如AI宠物Ropet、树懒宝宝机器人Mirumi等。好玩的产品虽易出圈,但产品长红有其关键要素。亿欧认为,产品要长久存活,需满足五个条件:一是有实用性,这是立足根本;二是技术成熟,能提升竞争力和产品体验;三是高性价比,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四是有效市场推广,避免产品被信息淹没;五是“熟悉”的品类,便于消费者接受。
回顾往年,CES的爆款产品不少如昙花一现。今年CES出现“百镜大战”,还有众多AI宠物玩具、机器人等产品,期待它们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长久发展。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