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使用指南:探索国产AI推理模型新技巧

AI快讯11小时前发布 niko
3 0

当下,AI发展迅猛,众多人虽惊叹其强大,却鲜有人深入钻研使用之道。就如同驾驶,仅拥有车辆远远不够,还需掌握驾驶技巧,运用AI亦是同理。

2025年春节,DeepSeek崭露头角。在深度使用后,不少使用者发现以往的提示词技巧对它已难以奏效。这是因为DeepSeek属于推理模型,区别于ChatGPT- 4o、Cladue等指令模型。

推理模型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深刻理解用户的真实意图,无需用户给出具体操作指令。DeepSeek在处理问题时,并非简单堆砌信息,而是深入思索,给出富有洞察力的答案。然而,这也使得很多过去的AI使用技巧发生了改变。

首先,欺骗技巧失效。诸如“做得好,就给小费”和“我是个残疾人”这类欺骗性提示词,在DeepSeek这里效果大不如前。它能通过思考链推断出用户在欺骗,而且这些冗余信息会干扰其对用户真实场景的判断,导致推理出现偏差。

其次,角色扮演和结构化提示词不再好用。过去,这两种方法能显著提升AI生成内容的质量,如今在DeepSeek上虽仍可使用,但提升效果已不明显。DeepSeek并非真正在扮演用户设定的角色,而是通过推理分析用户需求来生成内容。并且,它已能自主完成思维链路构建,不再依赖结构化提示词,像Lisp语言风格的提示词反而会增加其思考难度。

下面分享一些DeepSeek的使用技巧。PUA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有效,赞美或批评DeepSeek,都能影响生成内容的质量,借此可让它更好地了解用户喜好,优化内容。

自然语言优先。DeepSeek追求自然的交互方式,用户只需像与人对话般描述实际需求与真实场景,它就能自动推理出所需内容,甚至识别隐藏需求。这里有一个常用的提问模板:前情+ 任务 + 要求 + 补充。

善用DeepSeek的深度思考能力。它知识渊博,用户可借助“批判视角”识别潜在风险,利用“逆向推演”验证逻辑漏洞,通过“跨界迁移”引入其他领域解决方案。

少用联网搜索。DeepSeek的知识截止至2023年12月,查询该日期之前的内容,可不用联网搜索功能,过度使用联网功能会影响内容准确性。

巧用多种大模型,强强联合。比如将DeepSeek和Claude结合,能实现优势互补。目前网上有不少相关开源使用方法。

多看思考过程,了解解题思路。观察DeepSeek的思考过程,有助于用户学会系统化拆解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警惕AI幻觉。DeepSeek虽为推理模型,但在处理史实类信息时可能出现错误,使用时不可掉以轻心。总之,AI是放大镜,放大的是使用者的能力,善用者能让其成为智慧的催化剂。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