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发AI领域激烈碰撞:开源与闭源、霸权与创新的较量

AI快讯4天前更新 niko
9 0

在AI领域快速发展的当下,DeepSeek以其独特的发展态势引发了广泛关注。1月20日,DeepSeek发布的R1推理模型表现出色,在多个逻辑任务中与OpenAI-o1不相上下,远超ChatGPT各版本,且运行成本仅为OpenAI的约2%。这一成果对国外科技巨头产生巨大冲击,微软、英伟达等相关科技股市值蒸发近1万亿美元,美国监管层及科技巨头对DeepSeek的态度也因此发生转变。

1月28日,SamAltman称DeepSeek的R1模型“令人印象深刻”,美国总统也给予肯定。然而第二天,OpenAI指控DeepSeek未经许可“蒸馏”其专有技术,美国多位官员发声支持。所谓“蒸馏”,是通过对大型模型学习,让小型模型以低成本取得类似效果。对此,DeepSeek未作回应。其实,大模型“蒸馏”在行业内较为常见,AI实验室普遍会用领先公司输出数据训练。但OpenAI服务条款规定用户不能利用其输出开发竞争模型,而DeepSeek-R1是开源模型,是否符合这一定义存在争议。

在闭源与开源模式方面,多数美国主要科技公司坚持闭源,而DeepSeek等中国科技公司通过开源向全球开发者开放AI模型,成为“Open”的AI公司。DeepSeek的R1和多模态模型JanusPro改变了开源模型落后的认知,其低成本优势吸引众多开发者。海外网友甚至调侃OpenAI为“CloseAI”,而DeepSeek因开源收获全球开发者支持。开源与闭源并非对立,应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人类通向AGI之路。

在政策层面,美国对DeepSeek加速“封锁”。1月29日,白宫新闻秘书称正在评估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30日,Anthropic的CEO呼吁加强对中国芯片管制,美国也在考虑对售华芯片实施额外限制,涉及英伟达的H20芯片。同时,DeepSeek自1月28日起遭遇来自美国IP地址的持续网络攻击,攻击两天后暴增百倍。这些事件反映出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维持“科技霸权”,但历史或许会证明这种做法终将失效,开放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DeepSeek正是这一理念的有力代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