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对话式AI的商业机遇和竞争格局

AI快讯1天前发布 niko
4 0

近期AI领域传来消息,有观点认为对话式AI产品的发展前景可能受限。这一观点受到关注,尤其是考虑到在AI产品排行榜中,某公司的月活数据急剧上升,领先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赛道领军者对行业天花板的质疑,引发了对行业发展进程的讨论。

尽管对话式AI产品尚未像互联网领域那样形成7:2:1的典型竞争格局,但预计最终结果大抵相似。毕竟,大型模型训练需要巨额投资,这一点就足以拉开差距;用户反馈的增加,则能加速大模型的智能迭代;而且,在训练和推理阶段,用户基数的扩大也能降低巨额的软硬件成本。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一格局的稳定化会在何时形成?潜在的变数有哪些?可能的变化路径是怎样?

技术预期与市场情绪的平衡

伴随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波动,技术发展要经历高潮、低谷再成熟。大模型同样是如此,自去年末某AI模型的横空出世后,人们对AI的预期在极短时间内飙升。在高度期待之下,即使是技术和应用的小问题,似乎都变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但这种高预期能持续多久呢?投资界和产业界对此有不同的判断,或为一年到四年。

关键的一年或许是2025年。到那时,投资者可能会更加谨慎,产业界更倾向于与有实质落地案例的厂商合作。因此,2023到2024年可以看作是技术希望的关键期,但从2025年起,落地应用的迫切性将更加突出。

资本市场也正反映这种预期变化。专注于大模型训练芯片的英伟达,股价在大幅上涨后处于震荡,而面向大模型推理阶段的芯片制造商,如博通和迈威尔,股价大涨。此外,应用AI技术的公司,业绩已有所改善,公司股价随之上升。

AI技术体现着一种长期主义,但是预期和情绪起着关键作用。只讲述技术进步故事已经不够,缺乏实质性应用将难以为继。这也推动AI行业参与者加快竞争格局形成的步伐。

变数路径:新载体的探索

目前生成式AI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以手机端为主。手机端的市场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尤其是苹果。可能的市场份额和合作机会,将对AI企业在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手机端可能是AI应用的主要载体,但它未必是唯一的最佳载体。以智能音箱和儿童便携式电子设备为例,这些产品形态对于陪伴人工智能来说,可能更为适宜。同时,AI眼镜作为新载体,其便携和高频使用属性,使其成为各大模型公司竞争的焦点。

新载体的竞争机遇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是一大挑战。虽然在耳机等产品上的尝试并未成功,但是依然有实力在硬件方面展现竞争力。与成熟的消费终端公司合作,通过预安装或UI改革形成共同产品,是参与新载体竞争的有效方式。

新载体代表着新的流量入口和商业模式。技术优势并非获胜的唯一条件。

农村包围城市的商业战略

“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在商业竞争中屡见不鲜。企业通过在非主流市场积累资源和实力,终能回归并占领主流市场。对于目前对话式AI市场的主流用户群体—受过良好教育、紧跟前沿发展的一二线城市人群—而言,也存在类似的市场潜力。

对话式AI带来了技术平权和适用人群的扩大。它改变了人机交互系统,并让搜索、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这种技术转变下,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通过对话方式获取信息,这是传统搜索模式无法比拟的。

技术和流量渠道对于触达农村市场至关重要。利用对话式AI激发农村市场的需求,就像短视频一样,具有极大的潜力。例如,对话式AI可以帮助想要提升知识和技能的人群,给出建议和职业发展信息。

2025年将是一个关键之年,届时对话式AI的竞争格局或许将显现。该领域领军企业发表的观点需辩证看待,不仅要听其言还应观其行—持续的市场投入、更新迭代和功能扩张等指标。

对话式AI虽然商业空间可能有限,但它作为建立品牌信任的入口仍然关键。快速定下天下可能是每个厂商的愿望。2025年,或许我们将目睹对话式AI市场的终局。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