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与「月之暗面」项目相关的争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争论的焦点涉及到前一次创业的投资人申请仲裁,让事件的讨论愈发激烈。
起初,有关于「月之暗面」创始人及其上一项目的投资人——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其朋友圈发声,他质疑「月之暗面」与其前公司拆分协议的有效性,并揭露前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张予彤持有「月之暗面」的股份,这一消息使人震惊。随后杨植麟站出来发表声明,明确表示自己离任前已经完成所有必要程序,并指出张予彤在加入公司后立即获得股份的传闻与事实不符。她所持有股份是多年兑现制的,条件是持续为公司提供服务并产出业绩。
尽管存在分歧,但随着杨植麟与朱啸虎的交流,事件的全貌逐步显现出来。我们来进行一次详尽的分析整理。
- 分解决议延迟不动摇其结果
朱啸虎首先质疑「月之暗面」拆分的决策流程存在问题。他指出由于拆分涉及两方利益,而张予彤担任两个公司的要职,利益冲突未能披露,因此认为决议不应成立。尽管这种观点似有合理之处,但也忽略了张予彤仅是9名董事之一的事实,且决议是全票通过,张的一票没有决定性作用。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未回避的董事投票无效,这样的票数不会计入总票数。在此情况下,其余董事的表决结果合法合规,决议便可成立。
媒体报道显示,在2024年1月,循环智能董事会通过了「月之暗面」成立新公司的决议,所有董事均同意签字。扣除张予彤的票数,该决议依然符合规定的表决权比例,有效。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虽然决议的程序上不尽完美,但决议的有效性不存在问题。 - 金沙江是否有损害迹象?证据仍不充分
朱啸虎提出的另一个疑问是关于「月之暗面」股份分配问题。他对张予彤参与持股表示不满,认为她违背了信托责任。然而,杨植麟的文章指出,两者在创立公司时的理念和利益上存在分歧。张予彤以个人身份帮助「月之暗面」,后来杨植麟邀请她加入公司,并以服务年限和业绩作为兑现股份的条件。同时,其他董事也都支持杨植麟再次创业,而且当循环智能在某次金融困境中,是通过出售股份缓解危机,而不是借助于从发起仲裁的投资人。
张予彤的个人行为虽可能存在道德争议,但在法律层面上是否构成违规还需考量,尤其是考虑到金沙江创投并未打算投资「月之暗面」,因此所谓的损失并不存在。对张予彤是否违约的判断,不能仅凭其持股行为就定论。 - 争议总结
「月之暗面」仲裁案成为创投领域中一大焦点。在创投市场上,创业者二次创业是常见的事,而投资人对创业公司的看好和个人选择参与也不罕见。这次争议核心在于,随着「月之暗面」的成功,部分利益方试图在程序上找到瑕疵来吸引利益。在融资回报低迷的背景下,创业者、投资人和LP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敏感。
总的来看,无论结果如何,此事件很可能会是国内创投发展史上的重要案例,引起对创业和投资的重新审视。我们也希望事件能够妥善解决,让创业者可以回归到业务本身。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