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机构数据协作建模中,“隐私保护”与“计算效率”的平衡始终是困扰行业的核心痛点——联邦学习(FL)方案虽能满足效率需求,却被2024年隐私计算 consortium《隐私计算产品通用安全等级白皮书》指出存在信息泄露风险;多方计算(MPC)路线虽安全级别更高,却因性能短板难以规模化应用。近日,蚂蚁科技的两项创新成果为这一矛盾提供了破局路径。
针对跨机构协作中最常用的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涵盖XGBoost、LightGBM等衍生模型,因可解释性强、预测速度快,广泛应用于营销、风控等场景),蚂蚁科技旗下“Gibbon双 party安全GBDT训练框架”与“基于同态查找表的隐私保护决策图推理技术”,分别被ACM CCS 2025(国际信息安全旗舰会议,CCF-A类)、IEEE TDSC(IEEE计算机学会旗下可信计算权威期刊,CCF-A类)录用。两项技术通过MPC路线实现“安全不降级、效率大提升”,破解了GBDT联合建模的核心矛盾。
锚定MPC路线 实现安全与效率双突破
不同于行业主流的FL路线,蚂蚁科技锚定MPC这一“安全级别更高、但技术挑战更大”的方向深耕,通过GBDT算法逻辑与先进密码学技术的深度耦合,形成两项关键突破:
-
训练效率跃升:“Gibbon双 party安全GBDT训练框架”相较于2023年USENIX Security收录的当前最先进MPC方案Squirrel,训练速度提升2至4倍,甚至优于FL路线SecureBoost的开源实现。这意味着机构无需在“隐私保护”与“训练效率”间做取舍,即可用接近传统方案的速度完成GBDT模型联合训练。
-
推理效率量级提升:创新提出“同态查找表技术”,实现隐私保护下的决策图推理——支持GBDT、决策树、评分卡等多类模型,其中GBDT与决策树的推理效率较现有方案提升2至3个数量级,原本需分钟级的推理过程可压缩至秒级甚至更短。
目前,两项技术已集成至蚂蚁科技隐私计算产品矩阵:包括数据基础设施层的**可信数据流通平台FAIR**、面向金融与营销场景的**隐私计算解决方案Morse**、为AI/BI/业务系统提供嵌入式能力的**轻量化加密 middleware**,以及为大语言模型应用提供全链路保护的**大模型隐私保护产品**,全面支撑跨机构数据协作的“安全化、高效化、实用化”需求。
顶会顶刊认可 技术实力跻身国际前沿
ACM CCS是国际信息安全领域公认的旗舰会议,被中国计算机联合会(CCF)列为A类会议;IEEE TDSC是IEEE计算机学会主办的权威期刊,聚焦可信计算与安全计算领域,同样为CCF-A类期刊——二者均代表所在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
蚂蚁科技两项成果同时获得顶级学术认可,不仅验证了其在“GBDT+隐私计算”.方向的技术突破,更印证了其在隐私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已跻身国际第一梯队。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落地,有望推动跨机构数据协作从“可行”走向“易用”,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安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