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先进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阿斯麦(ASML)将成为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istral AI的最大股东**。这一动作被视为欧洲强化AI技术主权的关键一步——通过芯片与AI的协同,欧洲试图在中美主导的AI竞赛中站稳脚跟。
Mistral AI的诞生自带“欧洲AI希望”标签。2023年,三位曾供职于美国科技巨头巴黎研究部门的工程师共同创立了这家公司:CEO Arthur Mensch来自谷歌DeepMind,CTO Timothée Lacroix与首席科学家Guillaume Lample则出自Meta。这种“美国大厂技术+欧洲本地洞察”的组合,让公司既具备顶尖AI研发能力,又能精准对接欧洲市场需求。**创立仅一个月,Mistral就拿到1.12亿美元种子轮融资,估值达2.6亿美元**,刷新欧洲初创企业融资纪录。
2025年推出的移动AI助手Le Chat,成为Mistral最具辨识度的产品。这款对标ChatGPT的应用,**上线两周内下载量突破100万次**,一度登顶法国iOS App Store免费榜。Le Chat不仅支持多语言推理、高级图像编辑,还在同年9月新增“记忆功能”——能留存对话上下文,配合“深度研究”“项目管理”模块,用户可将聊天、文档、想法归类到专属空间,实用性远超普通聊天机器人。目前,Le Chat通过免费版、14.99美元/月的专业版及企业API实现商业化,成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之一。
除了C端产品,Mistral的**全栈模型布局**更显技术厚度。从主力大语言模型Mistral Large 2,到2024年推出的多模态模型Pixtral Large,再到2025年发布的推理模型Magistral、开源音频模型Voxtral、编程模型Devstral(Apache 2.0许可证,可无限制商用),Mistral构建了覆盖文本、图像、音频、代码的全场景能力。针对边缘设备的“Les Ministraux”系列、阿拉伯语专用模型Mistral Saba,以及OCR API(将PDF转文本供AI摄取),进一步补全了其生态拼图。
Mistral的成长背后,是欧洲各界的“合力托举”。2024年与微软达成合作,通过Azure分发模型并获1500万欧元投资;此后陆续牵手法新社、法国军队、卢森堡政府、航运巨头CMA、IBM、Orange等,覆盖媒体、国防、政务、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2025年5月,Mistral参与创建巴黎AI园区,联合阿联酋MGX、英伟达、法国Bpifrance成立合资企业;2026年还将推出由英伟达驱动的欧洲AI平台Mistral Compute——这一项目被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为“历史性倡议”。
尽管估值已达**140亿美元**(2025年新一轮融资后),Mistral的收入仍处于千万美元级别,与估值存在差距。这也是公司持续融资的原因之一——据报道,Mistral正推进**20亿欧元融资**,投后估值将较2024年的60亿美元翻番。其盈利模式聚焦B端与C端结合:C端靠Le Chat专业版收费,B端通过企业API、模型许可(按使用量或定制化付费)获利。
在监管层面,Mistral既受欧洲框架约束,也在积极发声。2025年7月,CEO Arthur Mensch与其他欧洲CEO联名致信欧盟委员会,**呼吁暂缓AI法案关键义务执行两年**,理由是“给欧洲AI企业留足创新空间”。但欧盟并未妥协,Mistral需在合规与速度间寻找平衡——这也是所有欧洲科技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
从创始人背景到产品布局,从战略联盟到监管博弈,Mistral AI的每一步都指向“欧洲AI主权”这一核心。阿斯麦的入局,让芯片与AI的联动更紧密——当欧洲不再依赖美国芯片与AI技术,Mistral或许能成为打破中美垄断的“破局者”。而Le Chat的百万下载、全栈模型的落地,更让“将前沿AI交到每个人手中”的使命,从口号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