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拟用谷歌Gemini重构Siri:AI生态跨界联姻的背后逻辑

AI快讯16秒前发布 niko
1 0

苹果正推进Siri的重大升级计划。据彭博社报道,2026年推出的新版Siri或将搭载谷歌Gemini大模型——这一消息标志着两家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深度绑定,也让谷歌从一年前“不被苹果优先考虑”的角色,逆袭成为其AI生态的核心合作伙伴。

一年前,苹果与多家大模型供应商商谈合作时,OpenAI曾被视为最可能的选择;而谷歌因早期模型性能争议、发布会负面事件,未进入苹果的第一顺位。如今局势反转,核心原因在于Gemini过去一年的技术突破与用户增长——这款大模型已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

Gemini的技术与用户增长:从边缘到第一梯队

在LLM Arena等权威评测中,Gemini已跻身性能第一梯队,尤其在多模态能力上展现出原生优势。其2.5 Pro版本的AI IQ高达137,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接近人类顶尖水平;代码编写与多模态理解能力也获行业广泛认可。

用户增长数据更能体现市场认可度:截至2025年7月,Gemini月活用户达4.5亿,较5月增长12.5%;网站访问量从2月的2.84亿次增至7月的7亿次,移动端活跃用户达ChatGPT的50%。这种陡峭的增长曲线,印证了Gemini的技术落地能力。

苹果拟用谷歌Gemini重构Siri:AI生态跨界联姻的背后逻辑

多模态产品矩阵:从生图到视频的全场景覆盖

Gemini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大模型本身,更在于谷歌构建的多模态AI产品矩阵。2025年8月推出的“Nano Banana”(Gemini 2.5 Flash Image的代号),凭借自然语言交互、图像编辑效率及用户体验优化,迅速成为生图圈“爆款”——它能理解日常语言需求,直接在现有图片上完成复杂修改,让专业图像编辑变为大众工具。

苹果拟用谷歌Gemini重构Siri:AI生态跨界联姻的背后逻辑

视频领域,谷歌Veo3模型实现了高保真音画同步生成(对话、音效与环境音完美结合),已被专业内容创作者纳入制作流程;其与Nano Banana的协同工作流,进一步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这些产品的成功,本质是谷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将AI技术从“实验工具”转化为“实用生产力”。

算力与数据:谷歌的核心护城河

谷歌能支撑Gemini及多模态产品的快速迭代,根源在于算力与数据的双优势。早在10年前,谷歌就启动了AI专用芯片TPU的研发,如今TPU已成为性能超英伟达GPU、能耗效率更优的“AI算力引擎”。目前,谷歌TPU集群不仅能满足自身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还开始向第三方云供应商开放,彻底摆脱“算力焦虑”。

苹果拟用谷歌Gemini重构Siri:AI生态跨界联姻的背后逻辑

数据方面,谷歌依托搜索业务与YouTube平台,积累了海量多模态数据(文本、图像、视频),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金矿”;Chrome与安卓生态则让谷歌能快速将AI能力推向C端,通过用户反馈优化模型——这种“数据-产品-迭代”的闭环,是其他厂商难以复制的优势。

人才与组织:从科研到产品的转化能力

谷歌的AI突破,也离不开人才与组织的调整。2024年,谷歌合并DeepMind与Google Brain,将科研机构转化为“AI应用创新工厂”;同时,通过高薪(如2000万年薪)与算力、数据支持,招揽顶尖人才——比如OpenAI前Sora团队核心成员Tim Brooks加入谷歌后,主导开发了Genie3世界模型(能生成720p互动式3D虚拟环境)。

组织层面,谷歌将Gemini App团队并入DeepMind,让“应用端需求直接反馈至模型研发”;调整论文发表策略,优先雪藏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果,避免技术外泄。这种“科研-产品-市场”的协同,让谷歌能快速将技术转化为用户可见的产品。

对于苹果而言,选择谷歌不仅能延续搜索业务的合作关系,更能让iOS生态首次接入顶尖大模型,为用户带来AI驱动的体验升级;对于谷歌,这意味着Gemini将触达数亿iPhone用户,打通安卓与iOS两大生态,缩小与ChatGPT的用户规模差距。这场“跨界联姻”,或将成为AI生态格局重塑的关键节点——而谷歌凭技术突破、产品矩阵与护城河,最终从“备选”变为“首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胡润伍式,36氪经授权发布。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