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发布两年半后,OpenAI推出了最新模型GPT-5。然而,这款备受期待的旗舰模型在上线初期反馈不佳。在性能方面,GPT-5未能与主流模型拉开显著差距,部分性能指标甚至落后于马斯克的Grok4、Claude Opus 4.1,上下文长度也不及Google的Gemini 2.5 Pro。
不过,GPT-5的成本下降十分突出。其输入成本仅为1.25美元/百万tokens,较GPT-4o下降约一半,nano版本低至0.05美元/百万tokens,远低于Claude Opus4.1和Grok 4。在中立评测平台LMArena的榜单中,GPT-5仍位列第一,是市面上性价比最高、能力较全面的模型之一。
OpenAI在发布会上更注重GPT-5的行业落地应用,尤其是编程领域。GPT-5可能是OpenAI在B端落地速度最快的模型之一,发布会未结束,微软等多家公司就宣布接入。
山姆·阿尔特曼强调,GPT-5追求现实世界的实用性和大规模的可访问性。它在减少幻觉、提升指令遵循能力和降低谄媚性方面有进展。OpenAI为其加入了多维度优化机制和安全补全机制,使模型更中立、可靠。
此外,用户可免费使用chatgpt的推理能力 ,这一普惠策略让更多人受益,但也因算力成本限制了性能。
然而,多数普通用户对GPT-5并不满意。该模型采用统一模型策略,上线初期故障频发,在部分场景下表现不如旧模型。而且,用户无法判断调用的模型版本,可使用限额降低,引发诸多吐槽。
实际上,部分用户对旧版模型存在情感依赖,即便GPT-5能力更强,他们仍习惯使用旧版。OpenAI已为Plus用户恢复GPT-4o的使用权限,但会视情况考虑保留时长。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