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厂纷纷涉足短剧领域。小米REDMI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完结,雷军特别出演;京东招聘短剧运营岗位,月薪高达4万。与此同时,AI成为短剧行业的重磅推手,不仅进攻到吃播、助眠圈,AI短剧更是发展迅猛。
AI短剧:年轻人的新宠
AI短剧在过去一年发展迅速,打破了传统看剧依赖专业团队的模式。它以其无限的脑洞和创作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剧情不仅抓马,还能实现真人剧不敢想、拍不出的情节、画面和特效。例如,有将短剧与万圣节结合的“我在阴间送外卖”,还有脑洞大开的末日生存系列。此外,动物在AI短剧里也表现出色,小猫演“甄嬛传”、胖橘成霸总等。
高级玩家还将短剧做成多种元素的大杂烩,如《九尾狐男妖爱上我》,剧情炸裂,如同开盲盒。部分AI短剧在制作上也十分精良,细节特效不亚于专业大厂,像风芒平台的付费AI短剧《兴安岭诡事》,海报很难看出是AI制作。
从魔改到火爆:AI短剧的崛起
一年前,AI在短剧领域主要是“魔改”经典剧,因特效假、人物糊被嘲笑。但如今,它已能推出原创短剧,热度远超真人剧。《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抖音播放量超1亿,不少剧开播热度就破千万。
AI短剧今年火爆,得益于两个因素。首先是AI视频生成平台,如OpenAI的Sora,国内的快手可灵AI、抖音即梦AI、阿里云通义万象等,创作者输入文字描述,几小时就能生成短剧。其次是短剧从业者,短剧“短平快”的特性适合AI处理,且可根据观众反馈变换剧情,降低了创作门槛。平台也积极支持,腾讯成立AI影视表达工作室,爱奇艺推出AI相关产品。
挑战与机遇并存
AI短剧并非完美,存在生成内容不稳定、变现路径不明朗等问题。但它也创造了产业升级的机会,能让有创意的草根释放才华。目前,AI短剧虽能批量生产,但高分作品稀缺,需要专业人员在视听审美、提示词等方面下功夫,做出精品。
不少公司已开始行动,昆仑万维推出AI短剧平台SkyReels,中文在线计划上线自研AI工具链。巨头提供基础,从业者反复打磨,共同做大AI短剧市场。随着AIGC市场的增长,AI短剧未来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