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激战人形机器人赛道,中国产业优势引领时代红利

AI快讯6小时前发布 niko
2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当下,外卖大战的战火已然蔓延至人形机器人赛道,具身智能领域的融资进程不断加快。美团近一个月密集投资它石智航、星海图,京东领投众擎机器人与千寻智能,2025年下半年科技巨头在该赛道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科技巨头对人形机器人青睐有加,源于对“未来”的深度思考。在政策、技术、场景的共同作用下,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的速度超出预期。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服务场景的升级,谁能率先用机器人重构成本结构,谁就能在万亿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如今,科技成为即时零售“外卖二番战”下半场的突破口。美团过去三年投资30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近期更是频繁出手。京东采用“投资+自研”策略,成立具身智能部门,内部重视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此外,腾讯、阿里等巨头也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加速,产业创新与竞争将愈发激烈。

人形机器人是全球AI竞赛的焦点之一,中美两国在此领域竞争激烈。不过,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优势明显。在战略资源方面,中国对稀土资源有绝对掌控权,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将进一步强化中国稀土大国的战略地位。

在供应链上,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得到英伟达CEO称赞,美银认为其能助力人形机器人降低成本、加速普及。中国在机器人产业链整合中形成优势,实现了核心零部件技术的掌握和整机企业的低成本量产。

创新生态上,中国每年毕业的工程师数量众多,政策也将人形机器人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构建了全链条优势,中国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与电动车产业相比,机器人产业的爆发节奏可能更快。7月以来,人形机器人公司在资本和市场层面动作不断。产业化推进下,行业格局有两种可能。科技巨头可能通过并购创业公司进入多强格局,如美团探索融合人形机器人的商业模式。

而机器人创业公司也可凭借技术创新和前瞻布局抢占利基市场。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尚处早期,创业公司可利用产业节奏差异积累资源和技术壁垒。随着产业发展,“人人都有机器人”的时代并不遥远,该赛道有望诞生下一个“苹果公司”或“特斯拉”。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