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与微软的合作僵局:过去大半年,OpenAI和微软的谈判备受全球AI圈关注。双方结盟六年、涉及上百亿投资,如今却因OpenAI的组织架构重组面临分道扬镳。今年5月,OpenAI宣布将营利性公司重组为特拉华州的公益公司(PBC),但这一转变需获最大外部股东微软同意。
重组背后的利益分歧:微软自2019年起为OpenAI投入超130亿美元,有权在2030年前使用其技术成果并获收入分成与经济回报。OpenAI推进重组,意味着双方要重新协商微软在新PBC的股权比例与原有合作协议条款。对OpenAI而言,早日与微软达成新协议完成重组迫在眉睫,否则可能面临投资者撤资风险。而微软则不愿被他人分走成果,要求等额回报并阻拦竞争对手。
谈判核心的AGI条款:双方谈判的核心分歧在于“充分AGI声明”条款。一旦触发,微软对OpenAI技术的独家使用权将终止,OpenAI可与其他云厂商合作。“什么是AGI”成为关键,OpenAI高层更乐观,预计2030年前宣布实现AGI,这让微软不安。据文件,是否达到“充分AGI”由OpenAI非营利组织董事会自主判断。
多方面的激烈博弈:除AGI条款,双方在股权结构、利润分成、云服务合作、Windsurf并购等问题上也存在深刻分歧。OpenAI提出“用股权换利润”方案,希望终止微软独家云服务合作协议,还想将Windsurf并购案从共享知识产权机制中剥离。微软则坚持利润回报稳定性,希望延长技术使用期限并保留Azure的优先或独家销售权。
双方的策略与反击:微软将谈判视为“风险控制”,若无法满足需求宁可拖延,甚至想让OpenAI资金链紧张迫使其让步。OpenAI则展开反击,加速与微软竞争对手云合作,私下讨论反垄断投诉威胁微软。此外,OpenAI积极布局“去微软化”未来,推进自研AI芯片,启动“Stargate”超级数据中心项目。
谈判走向不明:目前谈判走向不明,OpenAI若年底前未完成重组,200亿美元融资协议可能作废;微软若失去OpenAI技术支持,AI业务增长预期将受挫。双方高管仍在对话,这场谈判结果将重塑双方关系与未来AI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