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36氪携手云道资本举办「给AI装上身体,具身智能何时能迎来‘chatgpt时刻’」OpenTalk直播活动。三位业内专家围绕具身智能与AI投资逻辑、柔性触觉传感器、具身智能发展路径等关键议题深入分享,并与观众互动交流。
具身智能与AI投资逻辑:挖掘产业链潜力
小苗朗程管理合伙人方正浩指出,具身智能的AI能力尚处GPT3阶段,未完成数据采集与预训练。但随着大模型能力提升,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产业链将涌现巨大投资机会。在人工智能侧,可关注下一代新型算力、异构算力整合、多模态融合及终端应用等细分领域;在具身智能侧,软件层是核心壁垒,应关注大脑层和小脑层有核心能力的创业团队。
柔性触觉传感器:创新突破与应用前景
尧乐科技创始人吕莉蕴介绍常见触觉传感器方案特点,并阐述公司在压阻式方案基础上的创新。尧乐科技采用独创金属纱线一体化编织生产织物压力传感器,解决了耐用性和稳定性问题,自研压敏材料性能通过车规级测试。未来,织物式和传统电子印刷式传感器将共存,各自在不同场景发挥优势。
具身智能发展路径:应对不可能三角挑战
灵御智能创始人金戈观察到具身智能存在通用、性能、自主的“不可能三角”。他介绍提升机器人自主性的两种方法,并认为建立MAAS平台是更经济可行的路径。通过遥操作接管复杂任务,可提升机器人自主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互动交流:解答行业热点问题
直播互动环节,嘉宾就具身智能项目估值、发展方向、企业优势、数据隐私等热点问题解答。方正浩认为具身智能未来是万亿美金产业,泡沫合理;两种发展方向将并存;中国企业在供应链、数据和制造业有优势。吕莉蕴指出触觉传感器数据隐私将有通用加密协议,行业需主导标准建立。金戈呼吁建立机器人强制保险标准,企业可通过渐进式路径或资本市场支持平衡技术与商业回报。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