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摩根士丹利发布消息,马斯克旗下的xAI成功完成50亿美元债务融资与50亿美元战略股权融资,还在就约200亿美元股权融资进行谈判,完成后公司估值有望突破1200亿美元。此次融资是继2024年12月60亿美元融资后的又一里程碑,两轮相加总融资额约达170亿美元。此前参与融资的投资者包括AndreessenHorowitz、贝莱德等知名机构。
股+债融资模式,过程波折终获认可
此次100亿美元融资采用股+债模式,债务融资含担保票据和定期贷款,摩根士丹利担任顾问,且实现超额认购。但融资过程困难重重,xAI起初为完成50亿美元债务融资提高定价,新方案含高收益率债券和定期贷款。融资还受外部因素干扰,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投资者对财务实力的疑虑等,使融资期限延长,债券认购情况不佳。不过,市场最终认可了xAI拓展人类宇宙认知的愿景。然而,融资结构中30亿美元年息12.5%的高风险债券,将带来高额利息支出,若市场表现未达预期,利息支付将占营收大半。
聚焦Grok与CyberBrain,发展背后压力巨大
xAI主营业务聚焦于首款AI聊天机器人Grok,它能通过X平台实时抓取数据。2024年12月,xAI租赁数据中心并购置存储芯片,还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超级计算机CyberBrain,为AI提供强大算力。xAI此前已获多轮融资,但截至2025年3月31日,账面现金仅40亿美元,全年预计支出130亿美元,月均消耗超10亿美元,资金储备仅够维持4个月。其主要收入来自XPremium订阅服务,预计2025年营收仅5亿美元,与高昂支出相比微不足道,商业化进程滞后于竞争对手OpenAI。
全球科技巨头逐鹿AI,竞争白热化
在xAI融资的同时,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码AI投资。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计划在2025年增加对AI技术和数据中心建设的投资,总投资高达3200亿美元。Meta收购独角兽公司ScaleAI49%股权,扎克伯格还计划投资加入风险投资基金并挖走OpenAI核心技术骨干。微软宣布投入800亿美元发展人工智能,亚马逊计划投入约1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谷歌推出升级版gemini2.5模型。国内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厂也大规模投入AI,科技巨头围绕AI的竞争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