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融资热背后:技术瓶颈与商业化大考并存

AI快讯2天前发布 niko
7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具身智能投资:热潮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今年3月,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清仓式”看空人形机器人,引发“具身智能投资退潮”讨论。然而,2025年以来,资本动向却愈发火热。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估值破百亿;银河通用于6月获宁德时代领投的11亿元融资。大厂和大厂前高管也纷纷入局,国内具身智能行业年内投资事件已超去年全年。

价值重估:融资加速与估值攀升

具身智能概念可追溯至1950年,大模型技术突破为其升级提供契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的表现,让具身智能以“拟人化”形式走进大众视野,也推动了行业热潮。受此影响,具身智能初创企业融资节奏加快,明星企业估值持续攀升。但投资门槛提高,头部资本主导行业。

技术瓶颈:商业化难题与上游机会

朱啸虎指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不清晰,当前多数企业尚未探索出可规模化变现的商业模式。具身智能技术存在阶段性瓶颈,多数玩家停留在研发阶段,量产交付能力不足。不过,这也为投资机构带来新机会,不少零部件公司拿到融资,产业投资人开始“豪赌”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的临界点。

商业化大考:从狂热到冷静

具身智能复刻大模型创业初期的资本狂热,但投资人逐渐趋于冷静。2025年,具身智能创业注重产品市场匹配度。部分企业已取得订单,投资开始从团队、技术转向交付。尚未入局的机构投资人更加谨慎,认为下一轮投资窗口期可能在量产阶段。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