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合力投资的张敏与海外朋友用自有资金组建“小基金”,投资了OpenAI和AnthroPic等大模型公司。然而,面对大模型在全球的发展,这位投资老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不确定大模型究竟如何改变世界,也不清楚AI应用的万亿独角兽会出现在哪里。
大模型生态的不确定性
尽管多数投资人确信AI将颠覆世界,但对于具体哪些公司会成为最终赢家,却难以判断。张敏认为,投资大模型的核心动机是“错失恐惧症”,而非对技术终局的笃定。大模型能否形成如iOS般的垄断生态,仍是未知数。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大模型虽已崭露头角,但张敏不敢确定它们能否达到万亿美元市值,因为他不清楚这些模型的生态架构究竟会如何发展。
AI原生应用的缺失
未来是AI应用的时代,但原生AI应用除大模型外寥寥无几。当前多数AI项目只是“加AI”的效率工具,真正的原生应用如“打车软件”尚未出现。而且,这类应用一旦出现,创业团队可能会面临大厂等传统企业的激烈竞争。传统企业对AI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极强,有钱、有技术、有流量,创业团队的挑战巨大。
AI超级平台的想象
类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或许会出现结合硬件、操作系统、支付、超级App等元素的AI超级平台。张敏设想,智能眼镜的操作系统与大模型结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苹果。此外,从应用商店角度看,可能会出现类似GooglePlay的形态;而在社交、支付等领域,也可能因AI出现新的“入口”。
新兴技术的吸引力与思考
脑机接口技术吸引着张敏,他前年就想投资马斯克的NeuralINK项目。若脑机接口成功,人类沟通将发生巨变,但也会引发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在AI时代,云计算公司已初现端倪,英伟达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然而,软件部分同样重要,全球若形成超级运算中心,将带来人类价值和秩序的新问题。
AI应用投资价值分析
目前AI应用场景众多,但投资价值参差不齐。围绕“琴棋书画”的内容生成工具项目已遇冷,而基于大模型开发的商业工具项目,部分仍在盈利,不过2C领域巨头尚未出现。从行业规模看,医疗、旅游、社交等领域可能会有大项目出现。
AI创业的挑战与心态
张敏认为AI创业与其他行业失败率无本质区别,关键在于创业者要有“无厘头的热爱”。他以自己错过泡泡玛特投资为例,强调天使投资虽充满遗憾,但只要坚持,就有机会。AI投资虽迷茫,但也可能是这一代投资人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