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AI精英在美大放异彩,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强调中国人在AI行业的重要性。如今,美国各顶级AI实验室活跃着众多中国面孔,美国顶级AI研究机构中,中国人才占比达38%,略高于美国本土。在顶级大模型团队里,华人也担任关键角色,如OpenAI的GPT- 4o、xAI的Grok3、谷歌的gemini技术报告等,都有大量华人参与。不仅如此,华人开始掌握行业话语权,美国四大芯片巨头均由华人掌舵。然而,这也使他们成为中国本土AI产业发展的竞争力量,如Meta投资华裔创立的ScaleAI。
中国本土AI人才缺口巨大。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500万,供求比达1∶10,基础层人才尤其紧缺。全国500多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但在校生仅4万多人,远无法满足需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错位,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高端人才更是流向海外,令人担忧中国AI人才培养是否又在为他国作嫁衣。
美国人才虹吸效应或减弱。多年来,美国凭借优越环境吸引全球高科技人才,是精英AI人才首选就业地。但近年来,美国政府加大对国际学生限制审查,缩减科研经费,致使大量科研人员面临职业危机。据《Nature》调查,75%美国科学家考虑离开美国。这使得原计划赴美学生却步,在美华人学者考虑回流。
全球AI人才格局待重塑。人才是全球AI竞赛的核心资产,美国人才红利流失,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纷纷“捡漏”。中国拥有人才基数、应用生态和国家支持等优势,在AI人才争夺战中,不仅要“抢人”,更要完善培养体系和创业环境,留住和吸引人才。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