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季,AI成互联网企业焦点,腾讯与阿里的AI业务受外界高度关注。这两家公司虽基因和主营业务不同,但AI已成为财报增长引擎。
阿里AI战略:基建先行。阿里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提出“电商、云+AI”战略,强调业务以AI驱动。阿里在AI上的投入成效显著,阿里云收入同比增18%,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7季度三位数增长。其战略核心有三:底层基建上,越来越多企业从传统CPU计算转向AI计算,选择云服务;模型生态方面,今年4月开源千问3,通义开源200余模型,全球下载超3亿次;场景渗透上,推动AI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延伸,如“全站推”提升商家渗透率和淘宝商业化率。然而,阿里也面临挑战,千问3虽登顶全球开源模型榜首,但通义在认知和市场份额上落后,且通义团队与夸克、钉钉的AI产品线存在竞争。
腾讯AI布局:应用为王 。腾讯提出“AI inAll”战略,将AI嵌入所有产品线。管理层表示,只要证明AI赋能价值,不设算力和人力限制。腾讯AI投入也带来业绩提升,原生AI产品元宝通过高频迭代和双模驱动实现用户显著增长,多款亿级用户产品通过AI技术升级获得新能力。腾讯GPU资源主要用于内部业务改造,在游戏领域,AI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活跃度。但腾讯也有压力,腾讯元宝核心功能与其他AI产品重叠,商业化能力有限。
AI商业变现:共同挑战 。阿里未来三年将投超3800亿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腾讯资本开支持续猛增。然而,双方都面临AI变现难题,如阿里开源模型未形成稳定盈利模式,腾讯元宝难以建立差异化壁垒。在AI商业化阶段,大厂比拼的是将技术领先转化为可持续商业价值的能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