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将至,商业化落地仍面临挑战

AI快讯24分钟前发布 niko
0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5月16日,机器人概念再度上扬。A股市场中,格力博、豪恩汽电涨停,宜安科技等十多股涨超10%;港股方面,第四范式、地平线机器人等相关个股跟涨。消息面上,马斯克在沙特 -美国投资论坛预测,人形机器人 数量最终将达数百亿,会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特斯拉指引年内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马斯克还计划扩产,预计2029 – 2030年实现年产百万台。

宇树科技创始人言论受关注。5月10日,王兴兴称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发展良好,订单火爆。5月16日,他透露宇树科技未来聚焦开放平台建设、AI智能与教育资源开源共建、构建全球化教育技术生态。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美的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5月进入湖北荆州洗衣机工厂,下半年将进线下门店;奇瑞与AiMOGA团队联合研发的墨甲人形机器人完成首批220台全球交付,已在马来西亚4S店应用;联想乐享壹号人形机器人在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亮相,还现身北京万象汇联想门店。不过,家庭应用尚需时间,中大力德副总经理认为家用人形机器人3年后或走向成熟。

多方合作与资本入局加速布局 。“大厂 +人形机器人厂商”合作模式频现,如腾讯云牵手越疆科技等。资本市场上,华为哈勃、比亚迪等也入股相关企业。山西证券认为,国内机器人行业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未来走向工业及家用场景值得期待。

商业化落地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技术成熟度不足,场景适配性受限,大模型训练周期长,实际性能未达预期;二是成本与售价失衡,市场接受度低,高成本形成负向循环;三是法律法规缺失,监管风险阻碍商业化,安全与伦理问题待规范;四是供应链瓶颈,量产能力不足,核心部件产能有限,部分技术依赖进口。中信证券建议挖掘“AI + 机器人”投资机会,关注外骨骼机器人等方向,机器人轻量化趋势也值得关注。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