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smos 482失控坠落,敲响太空垃圾管理警钟

AI快讯2小时前发布 niko
0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Kosmos 482:危险“天外来客”

冷战时期,苏联为金星探测打造的Kosmos482航天器,因推进系统计时器故障,被困高椭圆轨道近半个世纪。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5月10日凌晨2时24分,它坠入印度洋雅加达以西海域。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证实,探测器“无害地”重返地球,暂无人员受伤报告,相关机构仍在评估其残骸。

坚固构造,威胁巨大

Kosmos482近500公斤,且处于失控状态,坠落范围一度难以预测。它的下降舱为穿越金星极端环境设计,重达约495公斤,外壳采用钛合金,直径约1米,能承受300倍重力加速度与100个地球大气压,耐热材料可抵抗465°C高温。与普通航天器不同,其下降舱如“太空炮弹”,大气层摩擦难以将其消灭。专家曾警告,它若撞击地表,动能相当于中型炸弹。所幸最终坠入海中,未造成地面灾难。

坠落难测,威胁数十亿人

全球多个航天机构曾密切监控Kosmos482轨道状态,但预测其坠落点和时间极为复杂。根据观测与模型预测,其坠落时间在2025年5月9日到13日之间,地点涵盖北纬52度至南纬52度的大部分陆地与海域,包括众多人类居住区。虽然最终平安坠入海洋,但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太空残骸正从理论风险变为现实威胁,如NASA碎片击中民宅、SpaceX火箭残骸在波兰上空解体等。

太空垃圾管理刻不容缓

地球轨道上约有一亿块微碎片,太空垃圾数量增加会使航天发射面临风险,还可能破坏卫星、威胁航天员生命及影响基础设施。目前,人类主要通过跟踪监测、使用武器攻击、捕获清理等方式应对太空垃圾,但根本办法是从源头减量,让航天器离轨重返大气层销毁。中国已采取主动措施,如发射“遨龙一号”清理空间碎片,并制定强制性规范,要求飞行器具备自主离轨技术。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