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冲击下,开源大模型困局待解
今年年初,DeepSeek以强大影响力颠覆行业对开源模式的认知,OpenAI重新审视开源策略,本土厂商也加速开源。不过,行业实际面临诸多问题。在美国关税壁垒背景下,开源大模型存在激励不足、硬件适配和标准碎片化等难题。
开源商业化博弈:成本与收益的困境
开源被视为应对技术“卡脖子”的关键,利于国产芯片适配和生态建设。然而,其背后是复杂的商业化博弈。开源厂商面临适配芯片却无收入的困境,开发者要考虑技术适配与维护成本,企业进行后训练也困难重重。投资者对开源大模型态度谨慎,盈利模式不明确是关键问题。
中国厂商的开源路径:云服务驱动商业飞轮
中国厂商找到“免费引流+增值服务”的开源路径,构建“开源模型引流 – 加剧算力消耗 -增加云收入”的商业飞轮。如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通过云服务收费。开发者选择开发平台更看重云服务,Meta、HuggingFace等也以类似模式吸引用户。在DeepSeek爆火后,云服务成为开发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结语:开源之路需全生态跨越
开源是中国大模型行业突破封锁的最优路径,但商业可持续性同样重要。开发者和投资者更关注商业化发展问题,在关税压力下,云平台选择比开源模型本身更重要,开源之路需全生态共同跨越。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