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发全球失业潮来袭
当下,AI引发的全球失业潮已然成为现实。据外媒统计,全球至少五家知名企业,如Klarna、UPS、多邻国、Intuit、思科,已直接或间接因“AI更高效”而裁员上万人。《未来就业报告》早在2023年就预测,AI将在未来五年改变23%的工作岗位,如今这一预言正逐步成为现实。
多邻国裁员,翻译等岗位被AI取代
多邻国在2023年底和2024年10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裁员,翻译人员和写作者首当其冲。公司表示,大量内容生产和翻译已可由GPT -4等模型完成。多邻国还利用GPT – 4支持高级订阅版本的DuolingoMax,用AI聊天机器人辅助用户对话,并通过专有AI模型Birdbrain提供个性化课程。然而,被裁员工面临就业困境,用户也担忧AI翻译会剥夺专家的价值。
美国大学生遭遇就业寒冬
近期,美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异常高,达到5.8%。应届大学毕业生,甚至精英MBA学生都面临就业难题,而法学院申请人数激增。这可能源于年轻人劳动力市场未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大学赋予劳动力的优势不再明显以及AI对经济的改变。许多公司用AI取代初级白领工作,或把招聘资金投入AI工具,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亮起黄灯。
多家企业押注AI,削减人力成本
除多邻国外,Klarna投资人工智能处理客户服务等业务,打造了相当于700名全职员工工作量的AI助手;UPS因AI和机器学习技术裁员20000人,用AI优化物流路线和处理客户沟通;Intuit在2024年裁员约1800人后,将资金投入AI,用于自动化客户服务等流程;思科官宣裁员7%,约5600人,将人工智能整合到网络解决方案中。
AI取代员工,企业走向待察
曾有教授认为AI应补充人力而非取代,但如今企业为追求效率和降低成本,纷纷选择“AI优先”战略。这不仅是技术革新,更引发职场变革,重复性强和流程化的工作易被AI取代。社会正从AI辅助人类走向人类配合AI,从优化岗位走向取消岗位,从提升生产力走向重塑生产关系,这场变革已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