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射频前端企业困境与突破:卓胜微、唯捷创芯、慧智微各有挑战

AI快讯1周前发布 niko
4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2025年一季度,国内射频前端芯片领域风云变幻,龙头企业卓胜微营收7.56亿元,同比暴跌36.47%,归母净利润狂泻至-4662.3万元,“血亏”局面凸显。此前,唯捷创芯、慧智微、康希通信在2024财年已陷入亏损,国产射频前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卓胜微:战略转型的阵痛作为国内射频前端芯片龙头,卓胜微曾凭借射频开关、低噪声放大器等产品占据市场优势,产品进入三星、华为等头部终端厂商供应链,并向高端领域拓展。为实现技术突破,其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射频滤波器、功率放大器自主生产,成为射频前端模组公司。然而,放弃毛利走低的射频开关市场,模组业务进展不顺,加上Fab-Lite模式带来的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导致业绩暴跌。当前,卓胜微面临整个射频前端产业链的挑战,需在成本控制和品牌客户维护上发力,尤其是在手机ODM公司建立防线。

唯捷创芯:抉择中的摇摆国产射频PA龙头唯捷创芯同样遭遇困境。此前选择毛利而放弃营收规模的策略效果不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均不理想。虽在射频功率放大器领域表现出色,但随着国内竞争加剧,4GPA价格下降,其放弃ODM市场,投入L – PAMiF和L -PAMiD模组研发。然而,在各细分领域面临众多竞争对手,营收下滑,在盈利与亏损间摇摆。不过,从2025年一季度财报看,其经营策略调整后营收开始增长,预示国内射频PA竞争将更残酷。

慧智微:技术创新的曙光 慧智微坚持技术创新,虽承受高额研发成本导致连续亏损,但取得显著成就。其核心的可重构射频前端技术,采用“绝缘硅 +砷化镓”混合架构,突破国际厂商专利壁垒。在L – PAMiD模组和Phase8L方案上实现突破,Phase8L L -PAMiD高集成模组达到国际水平,实现国产射频前端全系列国产可替代。2024年进入三星自研核心供应链体系,未来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从国产替代参与者到射频方案引领者的转变,公司也调整策略,聚焦高端模组。

国内射频前端市场竞争既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更是资本的消耗战。2025年国产射频前端淘汰赛已拉开序幕,竞争将愈发残酷。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