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与MCP引领AI智能体新时代,大模型生态走向统一

AI快讯4小时前发布 niko
0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近日,曾在国内风评不一的Manus被曝出在国外获得75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估值近5亿美元。而此时,距离其3月6日作为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发布还不到两个月。Manus作为初代AI智能体,可自主调用互联网工具,执行文章编写、ppt制作等工作。尽管后来卷入套壳风波,但它的价值在于适时打开了AI智能体的大门,还验证了研发AI智能体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CP的可行性。

2024年11月25日,OpenAI“出逃”员工创办的AnthroPic发布了开源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CP。MCP规范了应用程序向大模型提供上下文的方式,如同USB

C连接电脑与外围设备,它提供了将AI模型连接到不同数据源和工具的标准化方式,打通了大模型与应用程序之间的通道。借助MCP,大模型能调用外部互联网应用和工具自动执行任务,这正是当下AI智能体的开发逻辑。

不过,MCP并非一蹴而就。在其开源前,大模型调用外部工具的工作流经历了一系列开发和降本过程。2023年3月23日,OpenAI推出chatgpt插件,目的是让ChatGPT连通互联网数据和服务。之后,相关技术不断迭代。2023年6月,OpenAI发布GPT- 4并推出Function calling功能,但当时工具调用成功率不足40%,响应慢且成本高。2023年11月,OpenAI发布JSONmode,开发者可让大模型输出JSON文件进行函数调用。2024年8月,OpenAI发布结构化输出,将工具调用成功率提升到100%,标志着大模型拥有稳定调用外部工具的能力,也预示着AI智能体的爆发。

2024年1月10日,OpenAI的GPT应用商店上线,意味着大模型从技术演进转向与生态扩容并行。互联网巨头们在生态建设上更为积极。微软早在2023年5月就通过Bing与ChatGPT插件功能共享,打造大模型插件生态。国内的阿里魔搭、百度千帆成为国内版大模型应用商店。2025年,MCP成为国内互联网巨头跟进的战略方向。阿里云刘伟光称2025年是中国AI应用和AI智能体爆发的一年,阿里百炼平台全面支持MCP服务部署和调用,阿里魔搭社区上线MCP广场,支付宝官宣上线MCP服务。今日凌晨发布的开源大模型Qwen3也支持MCP协议。百度李彦宏称基于MCP开发智能体如同2010年开发移动APP,百度千帆全面兼容MCP,百度多项服务成为MCP服务供开发者调用。

知名投资人朱啸虎认为AI应用没有技术壁垒,应在非AI能力上建立壁垒。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Manus发布后陷入套壳风波,其底层模型选用Claude。Manus联合创始人张涛认为Claude3.7Sonnet是目前最适合做智能体的大模型。如今,Manus获得融资,成为2025年AI智能体的首个受益者。随着MCP成为全球AI智能体构建的事实标准,下半年大模型将呈现两个趋势:Anthropic行业地位攀升,成为OpenAI劲敌;能调用各类应用的AI智能体将大量涌现,新的AI智能体生态正在开启。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