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发展态势迅猛,已然成为职场的基础设施。阿里云、德勤中国、百胜中国等企业积极探索AI应用,在组织管理和人才结构等方面带来深刻变革。
AI化管理系统重塑工作模式。阿里云的“组织经营管理驾驶舱”运用通义大模型和ChatBI核心技术体系,打通人、业、财系统融合。通过前期的数据治理,阿里云全面分析多系统数据,注入大模型后迭代出AI化管理“解决方案”。其绩效管理流程采用CRD系统,取代传统OKR考核。该系统实时抓取数据构建岗位“数字孪生体”,实现绩效目标自动匹配与纠偏,审查后生成报告辅助决策。员工减少OKR对齐会议,有更多精力投入业务;管理者借助数据全面了解业务关联。不过,人的决策仍高于算法,管理者掌握最终决定权。此外,阿里云还能用AI为岗位匹配人才画像,助力团队搭建。
智慧密集型企业转型成趋势。阿里云的“硅基程序员”通义灵码入职,预计编写超20%代码,辅助程序员专注核心业务。德勤中国首席人才官指出,标准化职业易被AI替代,约20%-25%人力资源将被释放,但企业对人才需求未减,而是更看重软实力。德勤中国致力于培养1万名AI人才,通过数据评级认证了数千名员工。百胜中国自2019年部署AI应用,为员工提供培训。餐厅经理工作中,AI可处理多数正常情况,但随机应变和提供情绪价值仍需人类,员工需学会驾驭AI。
人机协作寻找平衡点。目前AI处于从狂热迈向协同的阶段,多数公司计划增加AI投资,但部署成熟度低。管理者和员工对AI与工作的障碍看法不一,这催生了新的管理哲学。企业和员工需建立新信任,转型要兼顾变革步伐与员工接受度。阿里云的洛明强调企业要确定人和AI的边界,如百胜中国需平衡自动化与人性化服务。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