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检验产业发展实力

AI快讯2小时前发布 niko
1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开跑

4月19日7时30分,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起跑。这是全球首次举办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人类运动员和人形机器人赛程均为21.0975公里,不过赛道以设施分隔。此次赛道为北京经开区公开道路,有不同坡度、14个转弯,包含柏油路、草地等多种路面,部分路段还有轨道,对机器人是严峻考验。

天工机器人夺冠,凸显具身智能优势

最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优必选研发的天工机器人在机器人赛队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具身智能让其具有诸多优点。它能适配人类环境和工具,易让用户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还可利用人类运动视频缓解训练数据匮乏问题。然而,人形机器人在稳定性、运动控制和续航方面面临挑战。此次半马赛事进一步放大了这些挑战,机器人需应对长时间奔跑、复杂路况和突发状况。

赛事考验综合能力,推动产业发展

半马赛事成为检验机器人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考验了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动力电池等交叉融合技术,体现了可靠性、安全性和耐用性。大赛对机器人产业后续发展意义重大,可综合评价机器人能力,推动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还能促使产品应用于更多社会和生产场景。

亦庄优势助力赛事,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北京市重视机器人产业,出台专项政策并设立政府投资基金。亦庄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行动计划,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多个平台,为赛事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北京亦庄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生态,众多企业紧密协作。此外,亦庄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举办地,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经验,保障了赛事高质量进行。

赛事虽有缺憾,产业前景可期

此次赛事也存在一些遗憾。大部分机器人并非完全自主奔跑,需人类辅助;部分知名国内外机器人未参赛;赛事主要测试机器人下肢性能,直接应用场景有限。但这场赛事展示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阶段,值得以包容视角看待。正如相关人士所说,机器人完赛是产业发展、交流互鉴的起点,未来我国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场景展现实力。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