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参赛阵容、技术与挑战全解析

AI快讯4分钟前发布 niko
0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即将启幕4月19日,全球瞩目的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将在北京亦庄盛大开跑。今日,2025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参赛阵容正式揭晓。

多元参赛阵容齐聚此次比赛吸引了21支队伍踊跃参与,涵盖企业、研究机构以及高校科研组织。其中,7家企业将派出自家研发的机器人参赛,而其余机构大多选择第三方机器人出战。

丰富多样的参赛机器人型号根据竞赛规则,每支赛队最多可安排3名参赛选手同时进入赛道。例如,“城市之间科技队”将安排众擎PMOI、宇树G1两台机器人参赛。该队伍背后企业专注于机器人在城市管理、商业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两大技术路线助力比赛据机器人竞赛组副组长王国林介绍,参赛队伍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其一,通过控制器推动机器人前进;其二,采用UWB(定位技术),由引导员在机器人行进路线前方给予信号,实现自主通行。

参赛机器人各具特点从参赛机器人数据来看,优必选科技的天工Ultra和逐日行者队的逐日行者身高达1.8米,优势明显。天工Ultra实测平均时速可达10km/h,最高奔跑速度提升至12km/h,在5公里排位赛中夺冠,成为种子选手。同时,也有“轻量级”选手,如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的“0306”小巨人身高75厘米,高擎机电的MiniHi身高82厘米、体重17千克。

适赛化改造升级不少队伍对参赛机器人进行了适赛化改造。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仿真环境中训练天工机器人,探索关节力矩和转速峰值边界以提高运动速度。城市之间科技有限公司则对宇树G1机器人硬件进行改造,更换灵巧手质地、改装电池仓,实现电池快速换取。

独特的综合计时方式 此次比赛采用综合计时方式计算最终成绩,将从起点出发时间、到达终点时间以及充电时间相加。若比赛中更换机器人,还会面临罚时。

丰富的奖项设置比赛将依据赛队名次评定冠军、亚军、季军,还设有完赛奖、最佳耐力奖等多项专项奖。部分公司采取多支队伍上场策略,如松延动力安排“旋风小子”和“小顽童”两支队伍。

赛事背后的行业意义华鑫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从普通路试到马拉松赛程,实现了从单体性能突破到适应复杂现实场景的重大跨越。半马对机器人的续航、能耗管理、算法、运控等提出较高要求,核心零部件、轻量化、运控以及算法等投资方向值得关注。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