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身智能获融资,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机器人应用

AI快讯2天前发布 niko
3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影身智能完成多轮融资,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发展

硬氪消息,杭州影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近期连续完成种子轮与种子+轮融资。种子轮由卓源亚洲投资,种子+轮由卓源亚洲与杭州西湖科创投联合投资。资金将用于机器人右脑开发训练、商业化落地及团队建设。

影身智能成立于2024年,专注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凭借自主研发的空间大模型和工业场景机器人,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模块化的软硬件协同方案,从轻工业柔性工序切入,拓展至服务业及C端场景。

其创始人兼CEO闵伟曾是阿里巴巴机器人团队技术负责人,搭建了阿里本地生活配送机器人并实现多场景落地。核心团队成员多来自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经验丰富。

具身智能的进阶与泛化需求及物理世界大模型的关键作用

当前,具身智能的进阶和泛化对技术落地意义重大。进阶要求智能体在复杂物理环境中展现更高级行为,泛化则是机器人能将特定场景技能应用到新场景。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机器人要在复杂环境可靠表现,需深入理解物理世界,物理世界大模型在此发挥关键作用。

影身智能自主研发的时空智能大模型,通过Real to Real构建四维真实世界大模型,经大规模无标签数据预训练,具备对物理世界理解和映射的基础能力。

语言与具身智能的矛盾及影身智能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机器人领域,语言模型与物理动作存在矛盾。闵伟指出,人类可通过右脑机制补充信息,而VLA模型易产生动作偏差。基于此,影身智能在时空智能大模型中直接对视频数据建模,将视频语言化,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模型精确性和效率。

影身智能的数据训练方式及优势

在数据端,影身智能利用国内海量视频数据,控制训练成本。通过在工作场景合理布置摄像头,捕捉工人工作画面,用于机器人三维空间建模、动作捕捉和动作生成模型训练。这种方式简化训练流程,不干扰工厂生产。

时空智能大模型生成的数据用于训练端上小模型,再部署到硬件本体,应用于作业机器人。目前,影身智能已发布“影身”系列工业机器人,具备稳定性和泛化性。

影身智能的商业进展与未来规划

影身智能已拿下千万级产业订单,正与多行业客户沟通合作需求,首先服务工厂场景,拓展至快递、酒店等行业,预计2025年累计交付上百台机器人。今年还将着力开发机器人大脑,推动L4级别具身智能普及。

投资方看好影身智能发展

卓源亚洲创始合伙人及董事长林海卓表示,影身智能团队产学研结合,既注重底层技术,又推进机器人工业场景落地,看好其开辟新赛道,推动具身智能技术普惠化。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