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下全球AI产业链的挑战与应对

AI快讯2周前发布 niko
12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特朗普于4月2日提出的“对等关税”,让国际局势陷入持续动荡。如今,双方加征的关税率超100%,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化程度颇高的AI产业,难以置身事外。

此前,美国为限制中国AI发展,已实施相关政策,如海外AI算力禁运。不过,国内如今已有相对明确的应对举措。此次关税冲击,真正受影响的或许并非一直处于禁运阴影下的AI供应链,而是全球AI产业因应对不确定性,出现更深层的裂痕。

要全面了解关税给全球AI产业链带来的挑战,需先明晰当前全球AI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其与全球贸易的紧密程度。AI产业链可分为基础设施层infra、技术层、应用层。基础层的硬件芯片依赖全球半导体产业分工,与国际贸易关联紧密,会受关税直接冲击。

技术层方面,大模型是全球AI技术竞赛的焦点。模型研发依赖基础软件框架、开源社区、技术标准协议等。虽这些不会直接受关税影响,但长期以来的国际协作可能因贸易紧张引发的政治博弈而中断。当前全球AI技术生态呈“中美并行”态势,中美双方的深度学习框架各有优势。一旦开源模型或协议受限,就需依靠自主技术生态,这意味着中美AI差距将逐步拉大。

应用层的AI产品、应用或终端推向市场时,关税可能导致市场区域化。不过,AI技术创新有望降低成本,改变市场竞争格局,例如DeepSeek通过优化模型性能,降低对算力的依赖,改变了全球开源模型格局。AI商业化受关税政策影响需经过较长转化链条,不能直接定论。

认清全球AI产业链后,可对关税挑战的广度与烈度进行逻辑推演。从烈度看,与关税政策紧密相关的AI硬件成本将增加,第三国转口供应链受限。但中国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加强自主研发,已有替代方案,并转向区域内合作。此外,对等关税也会增加美国本土AI企业压力和成本,影响其基建,可能拖慢研发进度。所以,此次关税实际烈度或许没那么强。

然而,关税政策覆盖广度意味着对全球AI产业链影响更广。中美AI差距加大,会带来诸多风险,如技术生态割裂、知识共享受阻、技术交流断链;人才和资金避险,AI产业出现“平行世界”,基础研究合作减少;双市场标准冲突,影响国产AI出海。关税冲击虽不会给中国AI带来更严峻挑战,但会加深中美AI技术生态隔膜,引发潜在危机。

智能时代,技术、资本、智力、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依赖全球化交流。对等关税冲击下,全球AI或许已到拐点。不过,认清挑战就能找到应对方法,让全球AI继续朝着AGI通用人工智能目标前行。

应对风险方面,基础层硬件供应链上,中美需各自寻求替代方案;技术层基础能力方面,要加强深度学习框架等国产化建设;应用层AI产品化、商业化方面,中国AI需走出去,与国际伙伴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此外,利用关税冲击带来的窗口期,吸引海外开发者,增强中国AI技术生态韧性。

面对关税冲击,中国AI无需过度反应。中国AI已拥有自身优势,无论何种环境,都能持续发展。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