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数据库禁令下中国生物医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AI快讯2周前发布 niko
7 0
AiPPT - 一键生成ppt

NIH数据库禁令引发关注上周,众多生物医学领域的学者收到邮件,被告知其对dbGaP的访问已被暂停。4月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文件,宣布自4月4日起,禁止中国(含香港和澳门、不含台湾)、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的机构访问NIH受控访问数据库及其相关数据。

禁令影响生物医学研究 时隔一年,NIH关闭了21个受控访问数据库,其中包括基因组-表型数据库dbGaP和部分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这些数据库承载着全球核心的人类基因组、表型信息和疾病研究数据,对生物医学研究至关重要。禁令的核心目标是限制特定国家获取、分析与交易美国公民的敏感数据。

国内外数据保护举措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2023年7月施行,加强了遗传资源利用规范,建立了严格的跨境数据传输审批制度。NIH禁令与我国举措相互影响,使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大门”紧闭。

学术界看法不一访问渠道关闭后,学术界对其影响看法各异。有教授认为,大部分生物医学研究将受影响,特别是基因组学、癌症、遗传学等前沿领域。然而,也有学者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对大部分研究不会产生直接冲击。

UK生物样本库的变化 UK bioBank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物样本库之一,拥有大量用户和广泛影响力。去年7月,UK BiobankCommUnity宣布不再提供原始数据,要求研究者在云端进行分析,这一举措引发业内关注。

寻找替代方案的困境研究者们试图寻找替代方案,但面临诸多困难。目前国内缺乏能够完全替代的数据集,且数据标准化和质量有待提高。此外,即使保存了数据,在发表文章时也可能因数据使用权限问题受到限制。

本土数据库公开之难国际科研合作壁垒日益实体化,我国亟需构建系统性应对方案。本土数据库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如开放氛围缺失、数据共享率低、数据权限审核复杂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改变现有考核评价体系。

© 版权声明
Trea -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