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AI产品市场投流局势波谲云诡。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各大科技公司的AI产品如同角斗士,在市场的竞技场上展开激烈“厮杀”。为获取更多下载量和用户,腾讯将元宝的广告铺到乡村道路墙壁,投流力度空前。
据AppGrowing数据,该季度科技大公司与明星初创公司在AI产品投流上合计花费约18.4亿元,远超2024年各季度。其中,腾讯元宝独占14亿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1.1亿元增长十多倍,3月买量费用高达11亿元。字节跳动的豆包投流规模为1.38亿元,呈正向增长但增幅有限,且从2024年11月起,70%投流预算投向腾讯广告系统。快手的可灵AI作为新兴玩家,第一季度投流4300万元,此前几乎未开展投流活动。
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热衷于烧钱投流。月之暗面与MiniMax旗下的Kimi、星野,以及智谱ai等明星初创公司,在第一季度大幅压缩投流规模。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认为,大量投流未必能快速提升模型能力;智谱AI创始人张鹏也有类似观点,强调未来应用将以模型为核心。
腾讯无疑是本季度AI工具产品投流主力,支撑起市场“大盘”。尽管马化腾曾对买量提出质疑,但腾讯管理层对元宝投流持支持态度。腾讯不仅大力投流,还进行业务调整,多个产品和团队转入CSIG。不过,有观点认为腾讯在本地部署DeepSeek提供MaaS服务处于亏损状态,但盈利并非其唯一考量。
有趣的是,除腾讯外,快手、月之暗面、MiniMax旗下产品等大多将投流预算投向腾讯广告系统,字节跳动的豆包也不例外,腾讯在广告收入上或成最大受益者。字节跳动则调整产品重心,保持豆包投放力度,其他产品为辅。
从技术层面看,字节跳动和腾讯今年各自订购约23万块英伟达芯片,包括H20型号。而明星初创公司正反思并调整策略,避免与大公司直接竞争。它们意识到,投流只是产品发展一方面,组织架构调整同样重要。
此外,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虽在第一季度加强投流,但与腾讯、字节相比规模较小。阿里更注重开源、社区与行业生态,发布多模态大模型Qwen2.5-Omn并推动“魔搭”社区建设。百度的文心一言投流规模仅300万元,或因拥有搜索流量入口。开源趋势的兴起,也影响了企业投流决策,众多公司选择开源部分产品,推动AI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