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首名为《七天爱人》的AI神曲在音乐圈掀起了轩然大波。程序员YaPie仅花费2小时便创作出此歌,它不仅登上微博热搜、网易云音乐飙升榜,还卖出五位数版权费,引发“求AI出道”的呼声。
在这股热潮下,“野生音乐人”批量涌入音乐平台。业余写手海文借助AI实现“音乐平权”,输入关键词,AI几秒就能生成一首歌。多个平台开放专属AI音乐投放通道和活动,昆仑万维发布全球首款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O1 ,AI音乐创作看似一片繁荣。
然而,繁荣背后暗礁密布。“三天速成AI音乐人”教程虽流行,但更多跟风者的AI歌曲遭平台审核驳回。AI创作音乐作品涉及版权问题,美国早在2023年立法明确AI创作不享有著作权,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技术副总裁周文江也曾指出改编民间作品易产生争议。
对于AI音乐的质量,业内看法不一。音乐人朱浩然认为,AI音乐核心是“模仿”与“拼接”,算法保证下限却锁死上限。音乐制作人董程指出,AI音乐只是重复套路,无法创新和融合,如《七天爱人》在歌词意象选取和编曲上存在诸多问题。
在赚钱方面,AI音乐也面临挑战。Yapie晒出《七天爱人》版权收入后,“三天速成AI音乐人”教程涌现,但实际能盈利的人极少。主流音乐平台上,歌曲版权费与播放量挂钩,AI音乐推广成本高,且版权模糊带来商业化风险,腾讯音乐等大平台不与AI生成歌曲签约。
此外,AI音乐还冲击了音乐审美。从效率看,人类在与AI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小音乐人的收入受到影响。音乐人董程担心AI“去过程化”会导致审美体系坍塌,使人沦为浮躁群体。即便没有AI,审美滑坡现象也已存在,真正打动人心的音乐愈发珍贵。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